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梁启超对西方新闻观念解读的本土化特征集中体现在他的新闻自由观、报刊功能观、受众观方面。这种本土化解读与梁启超的调和主义中西文化观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视野分不开。  相似文献   
2.
喻频莲 《编辑之友》2011,(12):93-95
我国报纸副刊编辑思想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自诞生100多年来,我国报纸副刊编辑思想异彩纷呈,流变多姿。虽然历时久远,纷繁乱象,但副刊编辑的"把关"标准,却是有脉可循,呈现出一定的历史规律性。探究其编辑思想的发展动因,总结历史经验,可以获得对当下副刊编辑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喻频莲 《当代传播》2012,(1):102-104
张季鸾报刊功能观的精神谱系主要有三个来源: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底蕴、日本近代专制主义下的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美国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的借鉴。他的报刊功能观具体体现在"公共机关"的职业理念和"国家至上"的媒体角色两个方面。这两种观念在现实中往往是相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张季鸾当时借鉴的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本身还不成熟,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本位主义影响和国难当头的特殊时代背景,再加之对蒋介石"报恩"的私人情感因素,使得他的办报实践偏离了社会公器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电视剧传播伦理平衡的原则包括传播伦理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随着我国电视剧的市场化,我国电视剧传播伦理出现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在热播的电视剧中充斥着暴力、犯罪、性的内容以及偶像剧对社会规范传播的不当示范,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借鉴韩剧传播伦理规范,结合实际,我国电视剧传播伦理的纠偏对策可从三方面入手:加强媒体自律,改进政府监督方式,提高受众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