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7 毫秒
1
1.
新媒介生态下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一改变使电视新闻节目成为真正的公共舆论空间,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文章还探讨了新传媒生态出现后,电视新闻节目在新闻报道上呈现出从单一到多元的变迁规律。  相似文献   
2.
湖南卫视以其鲜明的特点、富有个性化的表现形式,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推上了娱乐和受众体验的焦点。湖南卫视的节目从《超级女声》到《晚间新闻》无一不含有鲜明的娱乐倾向。但这种倾向不是媚俗,不是一味地去迎合满足受众的任何需要。恰恰相反,正是这种体验式的带有娱乐倾向的互动型的节目表现形式,体现了受众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在娱乐化的媒介生态下受众主体地位的狂欢式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方言节目在地方电台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彰显了地域文化鲜明的特点.本文认为,方言节目无论从社会、经济价值角度,还是从民俗文化的传承、社会的文明进步、民族身份的认同角度等都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闻节目主持人个性化:应运而生的传媒现象 媒体能否占有大多数的受众,能否吸引住这些受众的注意力,必须靠媒体自身的吸引力。具有个性魅力和特色的主持人既是节目的标志和品牌,又是媒体占领市场,引领受众的法宝。机械式的新闻报道,生硬呆板外加浮光掠影,让观众过目即忘,而充满个性的主持人,语言掷地有声,余音绕梁。  相似文献   
5.
姚必鲜  王绍曦 《科教文汇》2009,(21):267-267
湖南卫视以其鲜明的特点、富有个性化的表现形式,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推上了娱乐和受众体验的焦点。湖南卫视的节日从《超级女声》到《晚问新闻》无一不合有鲜明的娱乐倾向。但这种倾向不是媚俗,不是一味地去迎合满足受众的任何需要。恰恰相反,正是这种体验式的带有娱乐倾向的互动型的节目表现形式,体现了受众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在娱乐化的媒介生态下受众主体地位的狂欢式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姚必鲜 《新闻爱好者》2011,(10):110-111
自1995年互联网正式登陆中国,网络传播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网络传播在给人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备受争议的话题,网络流行语便是其中的代表。本文从网络传播及媒介文化的视角分析了网络流行语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了网络流行语对于主流文化传播的僭越和消融作用,并进一步总结了在当前传媒语境下对网络传播的规范机制。  相似文献   
7.
新传媒生态语境下,电视新闻节目不仅具备传统语境下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优势,而且也借助网络、手机等媒体终端的优势,在传播影响力层面得到了较大拓展。本文结合近年来一些案例,围绕新传媒生态下电视新闻节目影响力的变化、评价标准、正负效果、优化路径这几个方面,对新传媒生态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研究分析认为,新传媒生态拓展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并使电视新闻节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但与此同时,肇始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平台上的一些负面问题也随之深入电视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