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法治与社会》杂志的言论栏目“想说就说”颇具特色,该栏目中的不少言论犀利、透彻,读之令人耳目一新,有酣畅淋漓之感。 “为民主与法制鼓与呼”为该栏目的宗旨。揣摩该栏目的风格,笔者以为有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案件报道的选择与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案件报道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青睐。众多法制类报刊、媒体法制栏目,都将案件报道作为“重头戏”,使用频率颇高。由于案件报道 的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紧密相关,涉及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实际工作,关联到有关人的权利与名誉,并可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与其他新闻题材相比,案件报道应当更为慎重,在选材和写作时,有一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3.
姜淮超 《今传媒》2003,(3):74-75
所谓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①由此可以推出,所谓新闻职务作品是指新闻记者(编辑)为完成媒体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新闻作品。这些作品是指作者付出了较多创造性劳动,发表于各种媒体的通讯、专访、特写、深度报道、评论等新闻形式。我们探讨新闻职务作品的著作权问题,也是针对这些作品而言的。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法制新闻是一种特色新闻,那么法制新闻教育就是一种特色新闻教育,这种新闻教育因融入了法学方面的教学内容而显示出特色.法制新闻教育给新闻教育增添了新品种、新内涵,值得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闻侵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直接决定诉讼各方的法律风险,因而十分重要.司法实践中对有关司法解释理解的不尽统一也对判决的公正性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借鉴外国学者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新闻侵权的现实情况和现行法律规范,认为"过错推定"原则应当成为我国新闻侵权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6.
7.
8.
3月24日的《温州都市报》以《(非典时期的爱情)并非爱情》为题登载了一则消息,报道了浙江温州籍男模陈某给媒体来电,称在荷兰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奖的一幅《非典时期的爱情》摄影作品存在着严重失实,侵犯了他的名誉权。他就此已向法院起诉,要求作赔偿精神损失,恢复其名誉。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的政府是最大的信息生产者、拥有者和使用者。政府信息公开既包括政府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的公开.还应包括政府及所属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收集、整理、使用和负责处理的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社会各方面信息的公开。  相似文献   
10.
姜淮超 《今传媒》2003,(5):88-89
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中,报刊社的声明、启示、稿约等,理应既合理又合法,有利于在作者和读者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翻阅近期的报刊,应当说大多数报刊社在此方面做得较好,但也有部分报刊社的声明、启示或稿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较为突出的有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