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切口要小     
大而空泛的选题,是杂文写作的大忌,也是初学写作者包括有了一定写作实践的杂文作者容易犯的毛病。杂文写得有深度有影响,就必须分析具体矛盾,抓具体问题,开一个小口子,深深地钻进去。我们看到,有经验的作者乃至杂文大师往往从一人、一事、一物、一景或者一言一语、一个小片断入手选题,读之朗朗上口,品之味道无穷。有人称这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即所言者小,所见者大,片言以居要,滴水见太阳。鲁迅称这种办法,是“取其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格外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在报纸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一张报纸如果没有多少称得上是光照社会、引导舆论、启迪读者的评论,它就会失去应有的权威性和战斗力。近些年来,《河南日报》作为一张党报,围绕省委“团结奋进,振兴河南”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宣传和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推进河南的发展与振兴,发表了一些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作品,在体现和发挥新闻评论的导向作用上有了可喜的进步。 评论作为报纸的旗帜,应当有着极大的激励、教育、鼓舞和鞭策作用。 党报作为党的舆论工具,所刊载的评论特别是社论是直接传达中央的声音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中心工作最直接、最迅速的体现,具有其他报纸无可比拟的作用。报纸发表一篇评论,很多读者都当做指示来看,视为决策的依据。在社会大变动、大变革时期,评论的这种作用尤为突出。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评论的动向与质量,并据此对社会时局、人心向背、历史走向作出判断。因此,评论可称得上是报纸的旗帜。《河南日报》作为一张党报,它的评论毫无疑问应当与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保持一致,与党的  相似文献   
3.
主题要新     
什么是杂文?按辞书的解释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的文艺性论文。从总的方面说,杂文是文学体裁,属散文的一种。流行于报刊上的许多栏目中的杂文,以短小、活泼、犀利、隽永为特点,是一种富有战斗性、为读者所欢迎的新闻文体,诸如漫议、杂感、语丝、夜话、随笔等,其内容广泛,涉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的事态变化,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因此又可称之为文艺性社会论文。 谈及杂文,有不少同志认识不一。比如,把对某些事物或问题提出的批评、建议或表扬的短文都算作杂文,这是不正确的。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有其自身的规定性。批评、表扬之类的短文不可能都是文学作品。又如,把凡说了些俏皮话或者白话夹杂乱说一气不知所云一类的文章亦称作杂文,这也是不对的,它是杂文之大忌。杂文以思想和艺术取胜,有时免不了幽默与讽刺,但它是严肃的。喜笑怒骂皆成文章;其喜其笑其怒其骂,都是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褒贬有度     
改革年代,社会生活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涉及不同人的利益的再调整。由此,演绎出不同的生活故事:有的美好;有的丑恶,有的催人泪下,使人奋进;有的发人深省,令人扼腕;使人愤怒,让人口诛笔伐一通,也屡有所见。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八年二月,在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刻,八路军总部少将参谋处长彭雪枫同志,奉党中央之命,由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山西省临汾抵达河南省确山县的竹沟镇。在竹沟期间,他参与河南省委的领导工作,任省委军事部长和统战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发展地方武装和对国民党西北军及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雪枫同志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指示,坚持发展抗日武装,积极开展统一战线,为打开河南抗战的局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报纸通过评论抓舆论导向,就应该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讲党的话 一个时期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有的同志中,党的观念淡薄了,似乎发展市场经济,党的建设就排不上队,挂不上号,没有了位置,还有些人忘掉了党的宗旨,追逐名利,贪图享受等。针对这种倾向,除了借着党的生日,发表  相似文献   
7.
角度要巧     
提起角度,人们会很快想到宋代诗人苏东坡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一座山,你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望去,景致就不一样.黄山胜景,世界罕见,什么“猴子观海”、“喜鹊衔梅”、“关公挡曹”等等.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看,似乎是那么回事;偏左一点,偏右一点,高一点,低一点,便全然不像,而是另一种形态了.  相似文献   
8.
1996年12月9日,《河南日报》第一版以通栏标题、整版篇幅推出长篇通讯《人民爱戴的市场管理员——强自喜》,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省委、省政府随即作出了《关于开展向强自喜同志学习的决定》,一个学习强自喜的热潮迅速在全省各地兴起。一年以后,本报记者又一次对强自喜事迹进行了深入采访,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强自喜》。至此,强自喜,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人们心里。  相似文献   
9.
(一) 党的十三大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从赵紫阳同志的报告中可以看出,改革问题在我们党的心目中已上升为一种自觉的理论认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改革不再是偶而采取的应急措施,也不再是一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夭折的权宜之计,相反,它成了我们国家的长远大计,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成了推进我们的一切工作的基本动力。加快和深化改革,是当今我们伟大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寓意要深     
毛泽东同志曾有过这样一席感慨之言:“我爱读杂文,假如让我选择职业的话,我想做个杂文家,为《人民日报》写点杂文.可惜,我现在没有这个自由.”(见1981年5月3日《文汇报》)作为一代伟人所发出的“感慨”,虽是一个历史的“遗憾”,但从中可看到杂文在毛泽东同志心目中的位置.他曾经号召人们学习鲁迅:“有人说,几百字、二千字一篇的杂文,怎么能作分析呢?我说,怎么不能呢?鲁迅不就是这样的吗?”“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