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少数民族传统乡村社会正面临较大变迁的当下,一些生活于其中的行动个体有着极强的自觉意识,他们能主动将现代传媒和民族文化的传播进行有效连接,进而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资本,以谋得本民族和本社区更大的发展.本文通过观察一个土生土长的普米族年轻人,探究其文化传播行动的轨迹,尝试解释他何以能够做出这种选择、行动的条件如何、会对个体及村落造成何种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手机作为当今社会传播范围最广、介入人们日常生活程度最深的传播媒介之一,也对少数民族村寨带来日益深远的影响。箐口哈尼族村在最近5年的时间里,手机得到了较大的普及,然而,箐口村民对手机的使用有着自己独特的语境。手机使用者生活语境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使得手机媒体在箐口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活动及文化表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手机在箐口有可能成为文化表演的核心,同时也有可能成为权力关系网络的一种载体。  相似文献   
3.
孙信茹 《新闻界》2024,(4):16-27
在村落社会展开媒介技术与人的互动性研究,探究村落与文化的变迁,是媒介人类学研究者长期关切的核心议题之一。在网络社会与数字技术的影响下,村落社会面临着新的流动性加剧的问题。流动性既是今天村落社会的重要特征,还成为人们的日常实践与生活。流动性作为媒介人类学介入村落研究的一种理论视角,具有不同层面的表达:首先,是时空上的流动形成新的村落社会关系;其次,是媒介技术促发的信息多元和网络中的流动,塑造出村落社会新的流动性景观和文化。对流动性的重新理解是对当下开展村落研究的一种拓展,但同时,这种流动又深嵌于村落社会情境和文化结构之中,需要研究者在具体的结构和关系系统中对社会事实进行总体把握;须将流动和嵌入视为媒介人类学视野下村落研究的一种操作性路径,围绕和聚焦人的媒介实践活动展开探索,进而为乡村传播在数字化时代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云南省怒江州独龙族村落女性生命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和社交媒体的使用进行观察和访谈,呈现手机作为一种新技术参与到这些女性恋爱、婚姻、情感等历程中的作用.文章结合社会技术想象的概念和生命历程的分析框架,认为社会技术想象使得社会生活形式和社会秩序可通过新的技术使用而实现.独龙族女性在手机使用...  相似文献   
5.
“媒介化社会”的背景下,对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基本单元的少教民族村寨来说,村民能否积极有效地运用大众传媒并展开相应的传播活动,进而为自身权益的声张和自我发展道路的发掘寻求新的渠道或方式,成为媒介化社会中少数民族村寨发展的一个思路.少数民族村民传播实践活动及理念的提出,其核心就是要让村民自主地认识和运用媒介、自主地生产信息和传播信息,自主地把信息传播活动与实现社会建构有机结合,最终达成参与式的媒介和传播实践的目标.文章以云南省一个普米族村寨作为调查和实践的个案,分析了在媒介参与实践开展一年多的过程中的得失利弊,认为:村民媒介参与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增强边缘性群体在发展活动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进而寻找乡土社会“自有”的发展脉络,发掘当地人特有的“地方性知识”,发掘自身独特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6.
当下,“电视时代”依然可以视为传播格局的重要表征.文章以此为背景,依托长期的云南少数民族乡村田野观察,从电视与农村日常生活、电视与农村文化变迁与互动的关联性分析出发,提出电视是农村文化建构的重要力量,并应从先进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三个层次实现电视传播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整合互动.  相似文献   
7.
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与传播的研究中,无论从宏观层面分析乡村社会信息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社会信息传播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还是借用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从微观层面考察具体场域中民族社区和日常生活的变迁。这些研究取向都要面对如下的问题:我们如何在这些研究中寻找到不同个案之间的关联,从而建立起民族传播研究的理论框架?本文将民族传播的研究置于"媒介化社会"的语境下,提出民族传播研究的三个基本概念,即"媒介化"、"日常语态"和"超越乡土",并阐述这三个基本分析概念的彼此关联。最后,文章提出民族传播研究的进路应该把握住"媒介在场"、"媒介逻辑"和"媒介意义"三层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互联网人类学走过的10年发展历程,是在不同学科交叉和对话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研究问题、方法论和学科意识的过程。回顾中国互联网人类学研究的阶段性面貌,梳理互联网人类学的核心议题、内容范畴、方法和理念,可以发现互联网人类学的研究呈现出三个显著变化:研究成果的数量“由少到多”,研究涉及的学科范围“由窄变宽”,研究方法由“摸着石头过河”到“方法自觉”。面对互联网的流动、变化和互动性,互联网人类学研究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其核心方法、概念等也与传统学术话语保持连接。中国互联网人类学需要在不同学科、学者的流动与连接之中,以一种更开放包容的姿态去面对未来复杂世界中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9.
“长时期”的田野调查传统源自人类学家对异文化小型社区的研究。在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田野观察和研究的基本情境后,研究者长时间与研究对象共在物理空间的要求需重新思考,田野调查的时间轴应该与正在研究的事物及其活动的时间结构相适应。社交媒体田野作业应建立“常时间”的操作框架,即研究者需要进入研究对象的日常时间里,根据特定地方和人群社会生活的节奏管理和分配田野调查的时间,经常性地返回研究对象所处生命和文化中特殊的时间节点,继而达到一种数字时代开展田野作业的常态,即保持与研究对象网络共存的状态。对田野时间的反思,涉及了田野作业观念、模式以及具体研究方法的重要转向。  相似文献   
10.
孙信茹  甘庆超 《当代传播》2021,(3):79-82,85
网络直播开创了全新的观看模式,粉丝不仅"看"主播,还十分注重主播对自己的反观,进而形成一种对视的观看行为.本文分析对视中观看和反观的具体表征及其塑造出的新的情感互动方式,研究发现观看和反观共同作用,不仅确立了粉丝的话语权力,还将粉丝和主播分别构造为满载欲望和完美"他者"的角色,这也使得网络直播中的粉丝观看不仅追求视觉感官享受和本能欲望的释放,更追求一种需求互惠的满足.对视不仅形塑了观看行为的实践过程与主客关系,还催生了新的意义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