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1.
出版管理诸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出版物质量的保证来说,顶得上无数个一生谨慎、“夙夜忧叹”的诸葛亮;对出版人才的发现、奖掖和潜能的发挥来说,顶得上无数个“不常有”的伯乐。出版管理有许多大小机制,……而只要举出“激励”和“制约”两大机制,殆可概括其余,好似太极的两仪可概括万有。因此,保持激励和制约的动态平衡和力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出版管理机制的原则之一。建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80年代,有位专业出版社的领导人对我讲过一句说:“我们的编辑人员一向是坚持‘编校合一’的。”当时,该社分明配有专职校对人员,也设有校对科。这位领导人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那里的编辑人员一向看自己编发稿的校样。难道仅仅因为编辑人员也看校样就是“编校合一”吗?对此,我是心存疑问的。到了90年代,我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一些校对理论文章,逐渐认识到“编校合一”是一种体制.  相似文献   
3.
宜尽先建立图书编辑学有的同志认为:“从特殊到一般”是认识的规律,因而主张尽先建立较低层次的部门编辑学。有的同志持相反的意见,认为“从一般到特殊”才是学科建立的规律,因而主张尽先建立高层次的普通编辑学。究竟应该尽先建立哪个层次和门类的编辑学?这关系到当前编辑学研究的战略步骤、主攻方向和力量部署,也关系到整体研究工作的进展速度和成效,值得引起重视。为了在这个问题上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弄清以下问题也许是必要的: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总是按照“特殊——一般——特殊”这样一个无限循环往复的公式前进的。一门学科的建立过程,也是对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逐步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