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类在其自身发展历史的每一阶段始终伴随着针对自己的偶像制造与崇拜。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的转型使得偶像的制造因偶像崇拜需求的多元化变得更加快速与复杂。偶像的制造在媒介文化生产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且,由于偶像制造所引发的偶像消费与偶像崇拜逐渐成为当代媒介文化的特殊景观。本文将从偶像及其崇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化及其趋向加以分析,从而有助于我们对这种媒介文化新现象的认识和把握。一、偶像与偶像崇拜传统意义上,所谓偶像就是用木头、泥土等雕塑的供迷信的人敬奉的人像。其实可用于偶像的物件实在太多,不同民族的先民们曾…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上运作比较成功的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一种“超稳定”状态,这在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实力的无可超越,实际上却潜伏着危机。如何超越自我,顺时顺势而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呢?最根本的办法是:创新。先说说新闻创新。新闻怎么创新?核心是深层次的新闻观念的创新。我们目前的新闻观念在一些方面还不够开放。以图片的使用和拍摄为例,两翼齐飞的观念提出几年了,一度也做得不错,但在得到业内的认可后,反而止步不前了。表现在版面上,琐碎的、可有可无的图片还时时出现,独创的、有风格的东西比过去少了,路子越走越窄了,这种状况该深刻反思了。创新有目的性,也有过程性。从过程来看,创新有起点而没有终点。要能够使每一个人的创新欲望不断地持续下去,使创新的动力不竭,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创新的层次,就应当建立起一种科学有效的创新保证体系。该体系应由以下几方面构成:一是评价体系,包括对创新主体与客体的评价。要使新闻创新从观念和理论层面进入实践层面,就要充分发挥编辑记者的积极性,形成共同的创新目标和创新行为,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这就需要对创新主体进行激励性和导向性的评价。创新客体,也就是创新的成果,可以是标题、导语、报道、版面,某种风格等。对其评价体系,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