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舟 《精武》2006,(10):57-57
提起沈维德先生,看过1999年第11期《精武》的朋友一定会想起那个腰身柔软、红光满面的老者。我第一次见到沈维德先生的照片时,惊讶得“呀”了一声,不仅是折服,更是感叹,感叹先生的毅力,感叹先生的执著。很想见到沈维德老师,不仅想和他聊聊瑜伽,更想感受一下这位“瑜伽老人”朴实的魅力,从老人身上学习做人的道理——拳如其人,拳法能反应一个人内在的东西。这一等就是七年。  相似文献   
2.
小舟 《精武》2005,(9):8-9
提起学艺,邓老感慨万千。“我自幼体弱,成年后因生活压力,身体更加多病。1953年我到北京看病,一位七旬的老中医给我把脉后,直摇头。‘小伙子,你这病用药不好治啊,而且用药得花很多钱。’我听完医生的话很感动,当时工资低,人口多,生活很艰难,如果再把钱花在看病上,就更是雪上加霜了,医生替我着想啊。我说那怎么办啊?医生说:你练练太极拳吧,我给你写封信,你去找杨禹廷老先生。当时师傅已年近七旬了。我说能行吗?医生说:不行,我再给你开药。那好吧。  相似文献   
3.
未来数码动力http://www.51digi.com/ 这个网站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料全而且新,几乎和国外的最新资讯同步。新潮电子  相似文献   
4.
在职业司诺克台球的历史上,苏格兰人约翰·希金斯留下了太多的奇迹。他所创造的不仅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纪录,也是一座座其他球手无法逾越的山峰。 希金斯1975年5月18日出生于苏格兰的维斯豪。英伦三岛素来是司诺克运动的盛地,幼年希金斯耳濡目染,天分加勤奋使他小小年纪就领悟到了司诺克的真谛。与同龄人的比赛很快便令他感到乏味,而一连串向职业球手的叫阵成  相似文献   
5.
记得是在两年前的一个小型行业聚会上记者第一次见到祁欣,来自天南海北的著名快印企业的老总们在一起分享经验、探讨困惑与危机。祁欣的长发、刀削出的面庞棱角分明、深邃的眼神以及对行业症结的一语道破,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群有共同理想的同行伙伴,大家都意识到了行业发展的障碍与瓶颈,都有愿望携手为规范行业做些事。  相似文献   
6.
小舟 《精武》2005,(9):10-10,9
为王庚魁“定位”是件很难的事情,真的很难。不夸张地说,从我见到他的那一刻起,我一直在思考。说他是武术家吧,他的名望不够;说他是武术爱好者吧,他痴迷武术的劲,一般武者又没法比。我想了想,还是叫他“痴武者”吧,虽然平淡,倒也贴切,而且有据可证。其一,王庚魁今年三十六岁,却习武三十一年,而且在“娘胎”里就“看着”父亲习武,可以说胎教以武术为主。其二,为习武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自愿在单位看收发,自愿“未老先衰”而赢得习武的时间和条件。其三,因沉迷武术,被人称为“武痴”。他苦读武术拳经,研习功力,对形意、一气、两仪、三体、四法、五纲、  相似文献   
7.
8.
小舟 《精武》2006,(10):1-1
做一期“神奇瑜伽专题”的念头有了很久,先是在自己心中盘旋,然后拿出来与部里的同事“碰撞”,没想到一拍即合。于是写策划案,于是约稿,于是选择外景、选择模特拍摄图片,于是……忽然间没了灵感。碰撞。火花四溅,却不想因为选题角度发生了歧义,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犹豫。于是想放松神经,冷却想法。于是从城市的一端穿越水泥丛林,到城市的另一端看望朋友,一位喜欢“健康生活”的朋友。这位朋友的口袋中挤满了各种健身卡,可是本应获得的健康却在觥筹交错中弃他而去,而他却浑然不觉。或许他能为我带来灵感。  相似文献   
9.
小舟 《精武》2006,(11):1-1
“夫学拳者,应以意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不可以小成为是,必以大成为志焉。”  相似文献   
10.
CTP进入中国市场近十年来,一直是进口CTP供应商上演市场争夺战,虽然国产CTP设备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引来国人无数次期待的目光,最终却是多个国产CTP项目胎死腹中。多年来国产CTP设备一直处于有雷声无雨点的状态,几经大浪淘沙,适者生存.2007年国产CTP终于有了实际性进展,业界已能感受到国产CTP的晴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