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主要从心理语言学的相关角度出发,重点阐述网络言语交际行为的心理基础和心理过程,把握和归纳网络语言产生、习得及广为运用的心理学依据,并交代对网络语言进行心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尹绪彪 《传媒》2016,(23):82-84
新媒体背景下,媒介热词以网站、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为媒介而衍生,如"任性""香菇,蓝瘦""主要看气质""洪荒之力"等,在产生相关社会效应的同时,给汉语语言规范化工作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引起了语言学、社会学等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热词传播为研究对象,在整理近年来媒介热词的基础上,全面研析媒介热词产生、发展、变化的诱因和历程,并从传播学、新闻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对媒介热词传播造成的社会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推进媒介热词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尹绪彪 《文教资料》2012,(31):41-42
作为现代汉语交际过程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涉及动物的词汇方面的研究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出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典型词汇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文化内涵上的联系,进一步规范和指导使用现代汉语动物词汇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4.
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根本原因,特别是语言中的附加意义上的不同,因此,研究词汇的附加意义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尹绪彪 《传媒》2023,(10):64-66
<正>“学而时习之”是新华网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推出的一档主流报道常态化栏目,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重点资助支持的项目。该栏目于2021年12月31日首次更新,截至2023年3月30日,笔者登录新华网抖音官方账号查询发现,该栏目已经在过去一年多时间更新了502集,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大学生网络新语言使用概况、构造方式、心理特点和构造方式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探讨网络新语言对大学生语言表达范式的影响,总结出研究网络新语言影响下大学生语言表达范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