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贝鲁特给我留下的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实在太多了,劫车、绑架、汽车爆炸,还有炮声和枪弹。然而,我常常思情萦绕的,还是那些在战乱中和我有过共同的忧苦和喜乐的中国同行,尤其是那几位新华社贝鲁特分社的青年记者。我在贝鲁特的4年风雨生活中,同他们一起避枪弹、躲爆炸,饥肠辘辘搞采访,日夜不眠发电稿,我们曾一起在光线暗淡的地下室里度过了难忘的日日夜夜。我所记述的,也许是琐碎而平凡的  相似文献   
3.
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土地不过10045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0万,然而却是一个是非之窝。教派林立,党派繁杂,共有100多个,可谓世界之最。枪弹横飞,汽车爆炸、绑架、暗杀事件,无止无休。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尝内忧外患,已是人人皆知的事实。在这片土地上的记者们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恐怕是鲜为人知的。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新闻业发达,消息灵通,一向是中东地区的新闻中心。贝鲁特电台、电视台用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