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办好一张产业报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在新闻理论上,对产业报尚无完整系统的阐释,产业报处在“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地位;在新闻实践上,产业报远不如中央各大报和省市报纸那么规范。各产业报办报的条件和招法虽然各有千秋,但还没有一套成功的经验。现在报刊浩瀚,各类报纸对比性很强,广大读者对新闻的选择趋向很敏感、很复杂,对报纸的要求越来越高。形势逼迫着我们必须找出一条路子,使产业报不仅有很鲜明的指导性,还有很强的服务性。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办出产业报的特色来。《人民铁道》报自创刊后经历了41年的途程,风风雨雨,起起伏伏。历届报人苦心探索,总是力图办出特色,使她更受广大铁道职工和读者的喜爱。历史没有辜负这种努力,《人民铁道》报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不断发展,已经得到300多万铁路干部、职工的承认和赞赏。但应该说,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产业报,作为一种特定的媒体种类,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  相似文献   
2.
让消息唱好主角岳凤先正视消息的现状“泥牛入海无消息”。用这句俏语比喻时下新闻载体的消息劣、缺现象,并天戏虐之意。消息的劣、缺,可以从全国高层次的新闻评奖中得到印证。在全国首届“现场短新闻”的评奖中,荣获一等奖的5篇新闻作品,竟没有一篇消息。在第一届“...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是一个伟大的、崭新的、深刻的转变。新闻工作面临一个重大课题,必须审时度势,适机应变,把握新的挑战和机遇,不断深化新闻改革。对于产业报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对在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产业结构,肯定会“伤筋动骨”。那么赖以生存的产业报。不深化自身  相似文献   
4.
新闻短些是民主的要求。对读者来说是民主,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事实;对作者来说也是民主,大家来写新闻,不叫少数人垄断。尊重读者也是民主。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人民铁道》报一步一个脚印地跋涉挺进,一年一个台阶地健康发展。 ——从1990年起,就致力于以倡短求精为突破口的新闻改革,起步早,决心大,成果巩固。要闻版每期发稿一直保持平均达到20条以上;报纸版面逐步探索出自己的板块式风格。 ——1991年,在全国性报纸中率先实现自办发行。 ——报纸质量和宣传水平不断提高,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新闻奖一、二等奖。  相似文献   
6.
办好一张产业报是—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在新闻理论上,对产业报尚无完整系统的阐释,产业报处在“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地位;在新闻实践上,产业报远不如中央各大报和省市报纸那么规范,各产业报办报的条件和招法虽然各有千秋,但还没有一套成功的经验。现在报刊浩瀚,各类报纸对比性很强,广大读者对新闻的选择趋向很敏感、很复杂,对报纸的要求越来越高。形势逼迫着我们必须找出一条路子,使产业报不仅有很鲜明的指导性,还有很强的服务性。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办出产业报的特色来。《人民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是一个伟大的、崭新的、深刻的转变。新闻工作面临一个重大课题,必须审时度势,适机应变,把握新的挑战和机遇,不断深化新闻改革。对于产业报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对在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产业结构,肯定会“伤筋动骨”。那么赖以生存的产业报。不深化自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