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这几十年的发展,尽管近年来中国的电视纪录片都有国际上大奖的认可,但还是逐渐被广大观众所疏远。一方面,轻松的娱乐性综艺节目和情节性电视剧夺取了大部分的观众眼球;另一方面,由于对收视率的重视,使得电视纪录片也面临着商业化利润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关于如何看待纪录电视(电影)的真实性这一特征,即“非虚构”电视(电影)。我们可以从下几方面去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中,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报道手段,正日益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出现了一大批反映时代和社会变革的佳作.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笔者有幸加入到电视纪录片的创作队伍中,先后拍摄了<求职半年间>,<乡村戏班>和<大厂>等一系列片子,把镜头对准普通人,通过记录生活中的故事来折射出变化中的中国.这些纪录片播出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的各类政府奖.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下,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同时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步的扩大。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复杂心理和西方民众对中国普遍缺乏理解的现状使对外传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外传播并不是简单的新闻传播,如何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主动扭转世界舆论对中国的偏见,一直是学术  相似文献   
5.
纪录片导演的必备素质首先,导演必须有扎实的影视艺术创作功底,熟悉电影语言和各种影象表现形式。除了相关的影视艺术理论之外,作为纪录片导演,还应该具有与纪录片制作规律相一致的创作态度。大部分纪录片没有剧本,也不可能有事先安排好的计划。生活的原生态在镜头前慢慢展开,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也随着事件的进程而展现出来。导演需要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发掘其中蕴涵的意义,随时捕捉重要的细节,才能找到构成影片的故事,最终完成创作。第一,目的明晰。纪录片导演  相似文献   
6.
崔予缨 《视听纵横》2005,(5):99-102
纪录片拍摄和制作在西方国家已经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作为影象艺术的一个类型,它是随着电影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在漫长的艺术探索过程中,纪录片工作者们以探求真实,关注社会为基本创作原则,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创作风格和模式,为纪录片创作的长盛不衰和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是一门影视纪实艺术,是现代电影的母体。电视技术的发展为纪录片提供了外推动力,而纪录片进入电视领域也为电视节目的种类和各类节目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当下的纪录片更加重视情节和内容的彰显,对技术上的艺术表现形式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迁,为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科技有助于创作者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想法,同时为纪录片降低了成本,扩大了群众基础;网络等新媒体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