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南方周末>从文化娱乐起步,之后逐渐转向时政新闻.经20年磨砺,它已经形成新闻、文化、经济等几大板块的办报格局.今日,<南方周末>是一个对开32版,发行量突破1300万份的大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方周末>开创了一个新闻周报的巅峰时代.作为一份成功的报纸它肯定会有很多的独到之处.本文从其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其文化版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崔力文 《教师》2012,(9):9-9
海南省教育厅3月7日发出公告称。由海南省、市县财政和香港言爱基金共计划投入8.6亿元的三期思源8所学校。计划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校长8名、副校长1名及学科骨干教师82名。  相似文献   
3.
崔力文 《科教文汇》2008,(18):189-189
《船工》是一部优秀的人文记录片。“把现实与诗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是第11届上海电视节纪录片评委会对《船工》的一句评语。在笔者看来,它是一部用镜头完美展现个人记忆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4.
崔力文 《青年记者》2007,(18):55-56
时下于丹教授是火遍了大江南北。百度一下"于丹",立马找到相关网页2,310,000篇,用时0.001秒"。上榜福布斯"和"十博士批评"更让她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笔者从消费主义的角度分析到底是哪把柴把她烧火了。什么是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指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消费主义不在于仅仅满足‘需要’,而在于不断追求难于彻底满足的‘欲望’。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  相似文献   
5.
崔力文 《新闻世界》2011,(3):140-141
本文以"陆良事件"为切入点,围绕舆论概念,从专业视角对该事件进行探讨,为当前媒体舆论引导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自2006年Twitter创建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微博客已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传播手段,微博客的崛起促使公众接近使用的媒介权利可能性大大增加,并正在促成媒介话语权重新分配以及正在逐步建构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公共领域,微博客正逐渐成长为一股新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7.
崔力文  彭文轩 《东南传播》2010,(12):131-133
本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的评论进行分析,探讨在此次危机性事件中两报评论所表现的特色,生动说明评论在地震报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凸显评论的价值与意义,并思考其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8.
崔力文 《新闻世界》2010,(12):94-95
本文借助新闻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参考消息》的涉台报道是怎么塑造台湾形象的,力图对《参考消息》的报道框架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崔力文 《新闻世界》2010,(11):83-84
近日,旅游卫视"绿屏"事件备受业界关注。2010年1月3日,旅游卫视从早九点至晚六点全身"披绿",昭示自己绿色频道的定位。本文从媒介定位角度对旅游卫视的"绿色之路"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