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各国文化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判决》是卡夫卡(1883—1924)第一篇比较满意的小说。在1912年9月23日的日记中,他写道:这篇故事是我在二十二日到二十三日夜里,从晚上十点到凌晨六点一口气写成的。由于久坐,两腿僵得几乎无法从写字台下抽出来,极度的心力交瘁和就在此时的欢乐:故事在我面前展开,我在一片汪洋里划水前进。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回首几千年人类的发展历程,前瞻新千年新世纪新世界发展趋热,反视自身民族教育现状,中国人毅然举起了素质教育大旗,以培养未来中国人的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又一次掀起了教育的革命.关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问题,无论是理论上的研究,还是在实践中的探索,均已有大量可陈可述的见解.但依笔者对我国历史及现实教育状况的反思,认为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关键在于营造一种宽容的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3.
正叶赛宁(1895—1925)是俄国白银时代"伟大的民族诗人"(高尔基语)。他出生在梁赞省康斯坦丁诺沃村,美丽的故乡给了诗人最初的滋养。长大后来到城市,经历了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新经济政策等大事件,个人生活也发生了多次起伏,但叶赛宁的诗歌里始终有故乡——即他出生的那片田野和大地。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曾说:"从叶赛宁的诗里可以闻到俄罗斯田野泥土的芳香。"  相似文献   
4.
正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美国诗人、哲学家、自然主义者。1845年,28岁的梭罗独自提着一把斧子,来到瓦尔登湖畔,在这里筑屋种豆、阅读写作,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后来,他根据这一段时期的生活经历,写成《瓦尔登湖》一书。这本书被誉为"绿色圣经",激励了无数自然主义者和倡导返归大地的人们。在《瓦尔登湖》中,梭罗阐述了他的简单生活观,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学实验室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的前沿阵地,通过改造提供完善的系统设施组合,使之更现代化、功能化和人性化,使实验室历久弥新,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实验环境,以适应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医学类现代化实验室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逐步建立现代化、功能化、人性化、安全高效的教科研实验体系,有必要确定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发展的实验室建设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现代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式严重影响高素质药学人才的培养,从我国药学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及药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探讨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及现代药学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8.
正当女主角米尔德丽德与前警官迪克森带着猎枪,驾车前往爱达荷州寻找嫌犯时,主题曲《夏日里最后的一朵玫瑰》响起,电影《三块广告牌》在这里戛然结束。该影片由美国福斯探照灯公司、英国Film 4公司联合出品,尽管无缘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但主角精湛的表演、强烈的戏剧冲突以及开放式结尾,都给业内和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获得了一致好评。故事开始于一桩悬而未决的案件,米尔德丽德的女儿安吉拉在路上惨遭奸杀。  相似文献   
9.
崔国辉 《大观周刊》2013,(11):201-201
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足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我们抓住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薇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在美国文学史上是一位着力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生活的伟大作家。同时,她又被称为"拓荒时代"的挽歌作者。挽歌是对无法挽回的往昔发出的追颂和悲叹,是对薇拉·凯瑟后期作品的准确概括。在小说《一个迷途的女人》中,以福瑞斯特太太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她随着时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