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不断探讨新的教育途径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此,根据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和目前的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迫切弄清未知事物的心理,现代教育学、  相似文献   
2.
军旅文学发展至今,从最初的为政治服务的单一应用型文体逐渐成熟回归到文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容并蓄。在这个过程中,军旅文学的创作方向和创作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文学的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形式的转变,集中体现为军旅文学"阶级化"的消失和作家笔触由政治主观到人文客观。这两个方面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军旅文学的思想内涵,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3.
席红霞 《红领巾》2004,(5):92-95
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充满王霸气质的枭雄,宋江是一个充满力量感的盗跖式的英雄,而唐僧则是一个大智大勇的得道高僧.但作为文学形象,刘备、宋江和唐僧却平庸、无能,缺乏文学感染力.这三个人物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的大异其貌,恰恰是作者在中国古代文化重伦理的儒家精神的深刻影响之下不断进行“醇儒“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席红霞 《寻根》2006,(6):115-118
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有关专家的凋有和统什,钟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8%,是当今笫56大姓。主要分布住江西,广东、湖南,广西、浙江、四川,重庆、福建、湖北等省市。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由发生、发展而至昌盛的时期,正是洛学的兴起和传承时期,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发展过程在时间上的不谋而合,使洛学传承与古代通俗小说的创作倾向发生了特定的联系.通过对洛学传承的中兴期、叛逆期和复兴期的文化精神折射于明代通俗小说的考察和研究,明确了古代通俗小说创作倾向与洛学传承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影响,归纳和总结了洛学与小说发展、与小说思想发展有关的规律,揭示了儒家文化传统对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本文主要从孔子的创新教育观、实践教育观和全面发展观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7.
从建国以来到现在,军旅小说的创作革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十七年和文革十年的政治先行阶段,八十年代的突破探索阶段,九十年代至当下的新军事小说阶段。军旅小说,由于其特殊的题材限制,在人物刻画、主题呈现、思想构建中都曾有过很多的创作局限性,发展到今天,随着社会和政治大环境的改变,这种局限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改善,这是军旅小说创作中的一大进步。但由于受前代作品的影响和文学边缘化的冲击,新世纪军旅小说的创作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困境。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军旅小说的发展历程和当下文化大环境简要论述新世纪军旅小说在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所取得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军旅小说创作是一个新的创造过程,同时也包含着伟大历史的印迹。军旅小说在历史环境的隐性影响下,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文本组织结构都有着显著的特点。要将新世纪军旅小说创作推向新的高度,就必须将真实与想象、历史与虚构相结合,将个性穿插到解构后的历史环境中去。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充满霸王气质的“枭雄”,但作为文学形象,刘备则“有德”而平庸,缺乏文学感染力。这个人物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的大异其貌,恰恰是作者在中国古代文化“重伦理”的儒家精神的深刻影响下不断“醇儒”化的结果。儒家伦理观是个自我封闭系统,不宜培养开拓进取并富于创造精神的人格,因此势必导致人物英雄气概的失落;再者由于主人公已成为某种抽象道德观念的化身,这自然极大地损害了作品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的书籍制度由远及近,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简策制、卷轴制和册页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