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告诉我们:蒙昧的大多数需要精英的指引,唯有“哲学王”才能带领群氓走出洞穴,沐浴温暖的阳光。其实,从知识论的角度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洞穴,因为人都会受到以往认识的限制。培根所谓的“洞穴偶像”就是要求人要破除浅见,重视整体。1949年,美国著名法学家富勒构造了另一个“洞穴”,这个洞穴是一场罪案的发生地。为求自保,遭遇山崩困于洞穴的探险者杀死并吃掉了一位同伴。围绕罪与非罪、刑罚与执行、  相似文献   
3.
在法律人的脑海中,正义总是一幅蒙眼闭目、手持剑与天平的标准女神像.源远流长的正义形象,如何一步步演化至今?其中内蕴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法文化密码?带着这些宏大的疑问,阅读西奥多·齐奥科斯基的《正义之镜》,可从"文学与法律"的视角发现谱系重构的理路.在作者眼中,文学作品为观察正义(justice)提供了一面可靠的镜子,在这面镜子中,那些最优秀的文学作品(所谓的"正典"),更多是挑战主流意识形态,而并不是提供支持(P2-3).他对正义女神的论述体现了深刻的洞察力,分析细腻,文风平易,但也有颇多模糊甚至讹误之处.  相似文献   
4.
廖奕 《中学文科》2006,(1):57-57
长期以来我们对流行音乐走进学校课堂大多采取抵制态度,在我们现在使用的中小学音乐课本中(主要指广西教材)也鲜见流行歌曲,甚至有的学校明确规定课堂不得教授流行歌曲。这样的方法其实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我以为堵不如疏,与其拒绝流行音乐进课堂,倒不如在它们当中选择一些思想健康、旋律优美、音乐风格鲜明的作品作为教材,再辅以教师的适当的引导,这样既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又可达到陶冶情操,提高音乐水平的目的。我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曾多次使用的这样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MATLAB的特点和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经管类专业开设MATLAB程序设计课程的必要性。介绍了为提高MATLAB课程教学质量,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6.
"规范宪法学"强调法律结构内的规则网络编织,"政治宪法学"却心醉于超越法律的主权权威维护;前者更多的属于法理学/法哲学,后者更多的属于法律教义学/解释学。他们的岐异在于理论重点的不同,无关学术根本旨趣。  相似文献   
7.
8.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管理沟通障碍影响各项因素进行权重赋值,进一步完善了对管理沟通障碍影响因素分析的过程,其主要强调竞争引起的不道德行为、权利与地位的不平衡、个人因素等在管理沟通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为广大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减小沟通障碍影响的依据,旨在提高管理沟通的水平,顺利达到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