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如何做好新闻外宣工作,我的体会是,在市级新闻单位工作,不能只给自己的报台写稿。要写出“走”向全省、全国的新闻稿件。这样,才能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上才能强力争先,勇创一流。正是具备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我在衡水市人  相似文献   
2.
3.
在华北平原的滹沱河畔,有一对“收破烂的记者”夫妇,他们收破烂,写新闻,在顽强拼搏中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了自己的成绩。 前后加起来13年了,他们在中央和省地电台、报刊发表稿件1300多篇,丈夫还多次被评为地区、县模范新闻宣传工作者和优秀通讯员。他们就是河北省饶阳县五公镇邹村青年农民赵泽民、李肖夫妇。  相似文献   
4.
2006年1月上旬,衡水媒体大力宣传了衡水环卫工人张文建冰窟勇救落水儿童,还将获得的5000元奖金全部捐给希望工程。并称捐出奖金是英雄精神的再一次升华。看完这些报道,在钦佩英雄见义勇为的同时,总觉得:别让英雄精神再“升华”。我们多年学雷锋,讲无私奉献,但是英雄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英雄也是人,也要生活,也要养家糊口,何况英雄张文建家庭并不富裕,每月工资只有500元,家中还有患病年过八旬的父母,小儿子还在上学,妻子在家中种菜维持家用。是亟需救助的十分困难的家庭。现在他把钱捐出去,精神“升华”了,物质仍然贫困。我们提倡学雷锋,…  相似文献   
5.
对一个典型,只有全面掌握材料,才能衡量这个典型,是否可以报道。如果轻易地去写一篇典型报道,往往会造成失误。君不见,那些贪污受贿者,曾几何时还是记者笔下的廉政模范;那些违法乱纪的人,在一些记者的笔下,也当过遵纪守法的模范。为什么会这样?除了别有用心者外,大部分还是调查研究不够所致。新闻工作者应该引以为戒。那么,如何去对待不同意见呢?这就要靠记者在深入上下功夫了,要去找不同意见,采访先进单位或个人,把成绩部分说得差不多了,就要召开提意见座谈会。这个座谈会不能让被采访者本人召集,找来的人要包括这个单位的各类人。座谈会开始要讲明,记者的意图是为了全面了解情况,把文章写好。道理讲清了,是能够了解一个人或一个单位的缺点和不足的。  相似文献   
6.
报道好已过去的重要新闻事件,是做好新闻工作的重要一环。但是如何报道好,这里面的确有一个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报道好已过期的重要新闻事件,是做好新闻工作的重要一环。但是如何报道好,的确有一个创新的问题。在现实工作中不难看到,有的记者,在报道过期的重要新闻事件中,只是重复那些重要的新闻事件,写出的稿子,总是没有新意。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诗:“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朝一些文人墨客,由于没有创新意识,总是在吟唱战国、西汉时期的作品,所以,刘禹锡提出“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相似文献   
8.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写新闻稿件有时也是如此。奔这个事儿去了,则采访不成功,没奔这件事去,倒写成了一篇好文章。这里面,所谓“有意”,实际上有很大的盲目性;所谓“无意”,这里面缺乏自觉性。这就要求我们去掉盲目性,在“有意”的和“无意”的采访中增强自觉性。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在采访中要紧紧捉住无意中发现的东西。有一次,我到衡水市赵圈乡采访,骑自行车转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对20多家地市级电台的节目安排进行研究,发现有的台连新闻节目都没有重播,专题节目重播的也不多,很多节目的重播次数减少或者取消了,只有那些有经济收入的联办节目才重播。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不少听众很有意见。重播是广播电台自身特点决定的,是满足听众需求的重要环节。广播节目重播一是可以弥补广播的缺憾。如,有些稿件播前通知了被报道单位,但播出后,被报道单位说“没找到你这个台”或者“只听了半截”,要求再听一遍。可是,没有重播就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如果有重播,不仅可以满足听众的需要,有的听众还可以用录音机录下来保存。…  相似文献   
10.
我曾认为,衡水驻着八家新闻单位,而且中央级报刊电台记者也经常到衡水来,出个典型,很快被上面的报社、电台记者抓走了,轮到我们的,也就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典型了。随着写作实践的增多,我认识到:上面记者有他们的特点,我活动在群众中,也有自己的优势。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我便放开手脚到群众中去抓典型。1986年夏天,农村正展开第二步改革。如何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