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1世纪初期,报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和读者群,各家报纸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新一轮的都市报改扩版高潮。 纵观这一时期的都市报改版,已由早期的盲目扩版、规模竞争转变到报道内容及形式的合理化调整。有人说,这一时期的改扩版是都市报发展的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2.
张卉卉 《传媒》2007,(11):91-92
上世纪90年代迅猛发展起来的房地产业,对促进城市建设、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可谓功不可没,它己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种观点认为,如果说几头"奶牛"供养了报纸,那么,房地产广告正日益成为最大的那头"奶牛".于是不可避免的,房产商会向报纸的舆论阵地施加较强的影响力.但作为一个从业近8年的房地产记者,笔者在自己的报道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有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房地产报道才有生命力.这也是《钱江晚报》"赋予经济报道人文关怀、大众情怀"办报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有种观点说,如果说几头"奶牛"供养了新闻媒体,那么,房地产广告正日益成为最大的那头"奶牛"。于是,不可避免的是,房产商会向新闻舆论阵地施加较强的影响力。作为一名从业近8年的房地产记者,我在自己的报道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有与百姓共呼吸、同命运,房地产报道才有生命力。而这也是钱江晚报"赋于经济报道人文关怀、大众情怀"办报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人们都说,通过形象反映生活,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而新闻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真实。然而,本文将要阐述的是新闻概念的形象。新闻形象是新闻生动的惟一载体,也是新闻传播价值的重要体现手段。 计划经济时代,新闻鲜有受众观念,一般不讲究表现形式。如今,随着生存竞争的日趋激烈,媒介开始在关注新闻内容的同时,尽其所能地在表现手法上不断翻新,以激发受众的接受兴趣。下面,  相似文献   
5.
张卉卉  郭静 《新闻世界》2013,(5):129-130
近年来,手机这一通信工具逐渐成为大众传播工具,尤其是随着3G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传播已经逐步从人际传播走向大众传播,成为新的公共信息传播平台,手机媒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6.
都市报过去经济报道主要以捕捉"柴米油盐"类微观经济现象为主。近年来,纷纷有意识地将报道重点放在全局性的经济发展走势、国际国内重大经济事件、重要财经风云人物上。用大财经视角报道财经新闻是都市报的一个新尝试。但是,都市报的财经类新闻也最容易陷入普通人看不太懂,专业人士又不屑于看的境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