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张孝英 《大观周刊》2012,(30):201-201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强调了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堂本不应该是一潭死水,而应该是一条浪花跳跃的清澈小河。但是在当今应试教育影响下,不少学生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读书也比以前少了。而要想改变这一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不只是简单的讲笑话、造笑料,而是要求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学生这两个因素,让浓厚的求知兴趣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丰碑》     
本板书力求通过简笔画和重点词语,形象、直观地突出教学重点,并突破教学难点。板书的整体布局和插图情景相一致,学生便于理解。板书的背景是学生学习一二自然段后师生协同绘制的简笔画大雪山。这一教学情景再现了文中所描述的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种寒风呼啸、大雪漫天的情景之中,更好地了解当时气候的严寒和行军的艰难,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板书的中间绘制了一座高大的石碑图,它巍然屹立,在雪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这样,既可以渲染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又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碑”的本意,而且还能结合板书…  相似文献   
3.
《丰碑》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一首童话诗。我在教学本课时以言简意明、准确生动、系统科学为原则设计了板书。一、画龙点睛,揭示中心。在本课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一个“贪”字,指导学生采用个人学习、小组交流、合作表演的方法学习。让学生在朗读、研讨、表演、评议的过程中,凭借板书中老太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相对应的“贪”字,去理解感悟诗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贪”字的逐渐变大,把老太婆贪得无厌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点出了文章的重点,点破了难点,点到了实质,点通了关键,促进了学生…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由于汉字本身音节很多,再加上有地域特色的方言的影响,常常会出现读音不准,字音不辨,拼音混乱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给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而且对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人学习普通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行政区划"教学巧设1.艺术化的教材处理地理知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在"中国行政区划"教学中如果能抓住重点,围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