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
3.
鲁迅所译法捷耶夫的名著《毁灭》,从出版到现在已整整半个世纪了。五十年前,鲁迅在给亲密的战友瞿秋白信中曾无限深情地说,自己对于《毁灭》中译本“就象亲生的儿子一般爱他,并且由他想到儿子的儿子。”爱“书”竟然如同爱“子”,这或许会使今天的一般读者感到些微诧异。可是,假如我们回顾在那腥风血雨  相似文献   
4.
一美国进步作家、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一九○五年七月十九日诞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幼年当过佃工、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一九二八年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同年远渡重洋来到上海,在旧中国居住了十三年。三十年代他曾和当时的妻子尼姆·威尔士一起翻译了一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活的中国》;这是他以后写作《西行漫记》的前奏。一九三六年和一九三  相似文献   
5.
张小鼎 《出版史料》2005,(2):111-122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伟人,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杰出作家。他生活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却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一支“金不换”的毛笔为锐利武器,向着帝国主义与一切封建黑暗势力进行顽强的韧性斗争。他在文化战线上“大呼猛进”,冲锋陷阵,奋战一生,撰写了数百万字的著译,为我们民族留下了一座绚丽辉煌的文学宝库。自他1936年10月辞世,迄今近七十年间,在各个历史时期,曾先后编辑出版过许多卷数不同、版本相异的《鲁迅全集》,但就编校质量与流传影响而言,在鲁迅著作出版史上堪称里程碑的,当首推以下三种各具鲜明特色、留有时代印痕的全集版本:即1938年二十卷本; 1958年十卷本;1981年十六卷本。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八年版《鲁迅全集》从出版到现在,已经四十年了。这期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鲁迅著作的出版也得到巨大的发展。今天,鲁迅的书不仅在全国人民中广泛流传,而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遍了全世界。但是抚今追昔,我们不应该忘记,四十年前编辑出版第一部《鲁迅全集》的人们,是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从国民党法西斯匪徒的魔爪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为我们抢救和保存了这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三八年版的《鲁迅全集》不仅为后来鲁迅著作的出版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7.
海伦.福斯特.斯诺与冰心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北平一见相知,彼此倾慕,结为终身挚友。俩人互译对方作品,评介推崇对方业绩,为中美友好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可贵贡献。海伦盛赞冰心与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的结合是"工合"式幸福婚姻,成就了双方的事业;冰心赞扬斯诺与海伦"才均力敌",埃德加.斯诺的事业,也就是海伦.F.斯诺的事业。两个斯诺,在事业上是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张小鼎 《出版史料》2006,(1):114-121
六十多年来,美国进步记者和著名作家斯诺报道30年代中国革命真相的不朽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以数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乎传遍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它则以《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西行漫记》《长征25000里》《红旗下的中国》等形形色色的译名,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法,延绵不断地一而再、再而三地翻印重版,从而感染、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几近家喻户晓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品。1936年10月下旬,斯诺作为第一个在陕北苏区采访了四个月之久的外国记者,终于秘密地凯旋而归。就在他返回北平的同时,国民党当局竟从…  相似文献   
9.
10.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收录的是鲁迅一九一八至一九二二年间的作品,曾先后发表在《新青年》、《新潮》、《晨报付刊》、《小说月报》、《东方杂志》等报刊。《呐喊》初版收入小说十五篇,一九二三年八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封面为深红色,书脊下端还特别标明《呐喊》为新潮社《文艺丛书》之一。所收小说,除卷末的《不周山》取材于古代神话“女娲炼石补天”外,其他各篇均采取现代题材。一九二六年十月第三次印刷时,改由北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