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晚明译入西方科技改变了社会风气,以徐光启为中心的开明士大夫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翻译了众多的西方著作,并主张科技救国。在科技翻译思想上主要表现为以度数之学为科技发展之根基,便于旁通众务;以实用为科技选择之圭臬,追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超胜为科技创新之指向,虚访勤求地会通中西科技。在科技实践中开展了丰富的济民救世活动,并在历法、数学、农业和军事上颇有贡献。同时,这一时期徐光启翻译和研究西方科技背后蕴涵的科技翻译思想和科研实践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历史意义。不仅给国势衰微的晚明再创了科技事业的辉煌,推动了近代科学思想的启蒙,而且有助于国人运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解释科技,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实践,最终寻求创新发展的超胜之路。  相似文献   
2.
李善兰是把西方数学全面地引入我国的第一人,是近代西方数学传播和研究的奠基人,在翻译西方科学著作的同时还对中国传统科学有着深入地研究,通过翻译西方数学著作为中国数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中国数学的西化作了铺垫.本文分析了李善兰翻译数学著作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梳理了其翻译西方数学著作的主要历程.  相似文献   
3.
张必胜 《成人教育》2001,(11):13-14
农村成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受到社会多种因素和矛盾的制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发展、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干部队伍、法制建设的不均衡、不协调,带来农村成教发展极大的不平衡是必然的,这种现象不仅表现为地区之间的差距,即使在同一区域邻近乡镇,亦即在基本相同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农村成教发展的差距也十分悬殊。因此,我们应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高度,正视和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加快全面建立成人教育制度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5.
基于科技期刊史与科学传播史视角,采用原始文献考证与文本分析,研究创刊于1939年《国立贵阳医学院院刊》的办刊特色及其科学传播意义。该刊多方位、多层次的栏目划分,凸显了期刊的风格与特色;适时开设"专号"、"副页"及"副刊",承担医学科学研究与人文科学宣传的双重职能;集学术性、人文性、科普性与新闻性于一体,推动医学科技不断前行;注重发挥期刊的教育功能,促进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主动置身于抗战救国的战场,为我国高校学报担负社会责任起到标杆作用。该刊编者在偏僻的西南地域以及战争艰苦条件下絪蕴化育出来的办刊理念、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天办刊提供了重要借鉴。它以严谨的科学性、强烈的历史性和鲜活的现实性,为抗战时期生生不息的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代数学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特别是到了宋元时期,代数学发展达到了高峰,宋元之后,代数学的发展缓和了下来。然而,宋元以后的数学家仍在坚持着传统代数学的研究。虽然中国古代有着丰硕的代数理论,但是却没有统一的数学名词来表示这一学科。随着西方数学的引入,出现了一些艰涩难读的术语来表示代数理论。可是,“代数”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西方汉学家伟烈亚力于1853年翻译的《算学启蒙》中。随后,伟烈亚力与李善兰于1859年合译的《代微积拾级》和《代数学》中明确给出了“代数”这一数学术语的含义。再后来,华蘅芳与傅兰雅于1873年合译《代数术》时仍然采用了“代数”这一术语。从此,“代数”成为数学中的专业术语并且一直沿用至今。研究“代数”这一术语的来龙去脉,不仅要厘清术语表述及其含义的历史演变,而且还要揭示术语所表达的数学理论的本质,探赜隐藏于术语之中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