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公共人的衰落,[美]理查德·桑内特著,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从西方到中国,"公共性"始终是社会科学研究者讨论的中心话题之一。于尔根·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理查德·桑内特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不同学派。阿伦特相信曾有一个超越必然性的纯粹公共领域的存在,其中所有市民都能够平等对话。在哈贝马斯那里,公共领域是超越个体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八毛门风波中的传媒表现,进而理解和反思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转型期的新闻实践。研究发现,当前中国的医患纠纷报道的惯例化倾向影响了公众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新闻工作者应该更深入地审视自身的专业实践,医院及医疗工作者也应完善社会沟通的长效机制,共同参与医患关系的社会重建。  相似文献   
3.
4.
西方的“民主协商”强调自由民主的讨论,强调参与者的平等和理性,但往往因为协商不一致而搁置了问题的解决方式。中国为改善治理、强化权威以及增加合法性而设计出来的协商形式被视为与西方民主对立的“威权协商”。本文借助武汉城市留言板这一个案,选用“响应式协商”的概念,摆脱民主协商与威权协商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二元对立,考察响应式协商在中国地方网络公共空间中运作的一致性与异质性。研究发现,市民往往会将个人与群体诉求作为留言主要内容,而平台与政府更希望收到共性的公共利益留言;“城市留言板”通过把关审核、只允许一事一议以及职能部门直接参与回复的方式来树立平台的权威性;针对职能部门的考核机制能够激发其办理与反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