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19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五虎拳是迷踪拳中的著名套路,在分布各地的迷踪门弟子中广为流传。此拳共有五折,因每折内都有一个跨虎和立虎动作,故此而得名。五虎拳是迷踪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14.半面前扫:右脚向前活一小步并外展,身体前移的同时,提左脚贴地面向前勾扫,同时左臂向外横拦,右掌上架于头顶(图50)。注意前扫时要勾脚尖。  相似文献   
3.
张景岩 《精武》2003,(3):51-55
练过迷踪拳的人都知道,迷踪门练手拳共三路,但一般传人只能练到头路和二路,只有少数的掌门人才能学到三路练手拳。静海迷踪拳的传人中只有姚向海三爷的开门弟子张文廷得到了此拳。  相似文献   
4.
张景岩 《精武》2006,(4):17-18
2005年春,电影《霍元甲》筹拍之际,初定在片中饰演霍父及担任该片武打设计的中国武协“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的总导演、著名武打影星马中轩先生,亲临静海采风,邀请迷踪拳传人们演练迷踪拳艺,并拍摄了录相资料,准备在片中的教学和武打中采用些真正的静海传统迷踪拳演练内容与技击招法,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但由于后来拍摄思路和演职人员的变化,使这一设想成为泡  相似文献   
5.
不要修改历史——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霍元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岩 《精武》2006,(4):14-16
据称为李连杰收山之作的功夫电影《霍元甲》于2006年1月20 日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全球首映式,随后这部投资超过两亿元人民币的动作大片,于春节前后的黄金档期在全国各大城市及世界各地先后上映。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播放的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霍元甲成为当时青少年的心中偶像。李连杰、赵长军及后来的郎荣标、侯冬媚等,都是受霍元甲尚武精神影响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期刊经营概况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是由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中国青年杂志社合并组建的,成立于2003年12月.总社现有期刊10种.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类是以系统发行为主的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如<中国青年>、<农村青年>、<中国共青团>;一类是以广告合作为主,由广告公司承担广告经营责任的时尚、艺术类刊物,如<虹>、<青年视觉>等;一类是以<青年文摘>为代表的主要面向市场发行的刊物.期刊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经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青年>和<青年文摘>都是青年刊物中的重要品牌.  相似文献   
7.
一、传统品牌首先要明确市场主体地位,进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应对市场挑战,理顺管理体制、机制非常关键.作为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社办期刊,<青年文摘>是出版社的主要经济支柱,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只是个社属编辑部,主要负责刊物内容的编辑,并没有什么经营自主权.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张景岩  刘敬茹 《精武》2004,(4):44-45
静海人习武爱武,更以发展和创新了迷踪拳令世人瞩目。当年霍元甲凭迷踪绝技勇挫外国武士,为国争光;更创办精武体育会使迷踪艺名扬武林,传播海内外。与霍元甲同时代的静海迷踪拳名师马彦平,也在家乡广泛传播迷踪拳,使迷踪拳在静海代代繁衍、名人辈出。虽然马彦平所在的年代距今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迷踪拳在静海也传至第六、七代,但马彦平练武传拳的轶事至今仍为静海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0.
张景岩 《精武》2006,(7):50-51
看过电影《霍元甲》的人普遍有一种并不很过瘾的感觉,其根本原因在于片中的武术动作设计也像剧情一样有散和滥的嫌疑。一般讲,以反映真人真事为题材的武术动作片,首先要以主人公所练拳种(门派)为背景,映衬其成长为一代豪杰的全过程,而影片《霍元甲》却偏为“不落俗套”而独辟蹊径。影片开始介绍洋人在我国耀武扬威,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