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运用好批评报道这一武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的,只要正确把握好批评报道的“度”,让人“无懈可击”,又常常会变难为不难,稳妥地达到批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贵在“新”,要使新闻真正让人耳目一新,多出精品,笔者认为,不仅应当懂该怎样写,还应懂得不该怎样写。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文有七戒”,是就文学作品而言,作为以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为定义的新闻,具体来说,也有五戒:一戒有闻必录,拣到篮里便是莱。自然和人类社会,素材丰富,要写的东西很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今天,关键是记者要有“新闻鼻”,善于识别、选择东西来写,切忌有闻必录,拣到篮里便是莱。近年来参加全区优稿评选会,我深有其感。一年有个县站推荐了一条“农民进城挑大粪”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面对办公桌上一大堆新闻稿件,笔者总爱优先处理一些短新闻,但也有不少时间常常是高高兴兴地拿起,又扫兴、惋惜地放下,早想写篇文章与写稿者商榷。胡乔木、朱穆之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曾多次告诫我们:写新闻要长话短说,言简意赅。今年二月,参加了’98上饶地区广播电视优秀新闻评选会,笔者更加领会到这句话的含义。短新闻中蕴含着不少的唯物辩证关系。短而实从参评的全区三十多条广播电视新闻来看,由于各县市好新闻意识增强,所送的新闻作品大都是紧贴时代脉搏、内容充实的短新闻。因此,中奖的机遇也就大大超过了往年。那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一、扬长补短的必要性近年来,报界为在新闻竞争中发展壮大,在大扬深度报道优势的同时,又不断在“短”字、“活”字及发行上做文章,以弥补自己的短处。他们以短小精悍、增强时效来对付广播电视传播技术手段的快速性和先进性;以生动活泼、细节描述来对付广播电视传播方式的真实性和现场性;以加大发行、扩大读者群来对付广播电视受众的广泛性。作为广播电视应充分认识这种新闻竞争的紧迫性,在大扬自身优势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伸长自己开展深度报道的短腿,方能增加取胜的机遇。事实说明,两条腿走路比一条腿到达目的地要快得多。…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在一家报纸上看到一篇短文,题目是“口才≠人才”,意思是说,真功夫不在“嘴”上,而是在手上。读后浮想联翩,笔者认为,文章不应一概而论,以偏概全。口才是不是人才,要看从事何种工作,何种专业。对某些工作,某些专业来说,口才就是人才。就拿我们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来说吧,播音员在播音作品的再创造中所表现出来的播音风格和口语水平,就是一种口才;在主持人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节目主持人,与听众(观众)进行的娓娓交谈,也应是一种口才;新闻记者除具有较好的写作技能外,还应具有一种善于启发采访对象思维的采访艺术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