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媒介融合的不断加快,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间的合作成为内容传播的大趋势。在面临传统电视受新媒体强烈冲击,电视节目又强调收视率和收视影响的双重矛盾形势下,电视节目的跨平台传播成为扭转局势的首选途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节目是近期以来取得较大成功的电视节目,其强大的影响力,除了其节目本身过硬的品质外,与其跨平台传播,与视屏网站的合作播出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张铁云  张昆 《编辑之友》2021,(11):63-69
人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存在物,还是一种拥有欲望、情感和信仰的非理性存在物.作为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国家形象在根本处隶属于认识论范畴,在这一过程中并非只有理念立场、经验知识及媒介技术的参与,处于潜隐状态的非理性因素也时刻共在并作用其间.然而,既往关涉国家形象的学术生产,却大抵是沿着"理性人"的先验逻辑展开的,相对疏忽了人性和文化结构中的非理性力量及其在国家形象生成中的介入,抑或注意到诉诸情感和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公众对国际议题的表达,但此种注意多停留于经验主义路径,超越实用主义和行政范式的理论思考则较为少见.基于此,文章回归理论视野,从非理性主义哲学和国际关系的学科知识出发,讨论国家形象生成中的非理性面向及其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