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坚强的战斗堡垒——桂林分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城桂林,有一条并不太长却开设着众多书店、出版社的文化街,这就是桂西路。桂西路中段有一家门面不大的店面,一扇折叠门前挂着一块黑底白字的油漆招牌,上书“新华日报桂林营业处”几个大字。这就是在广西颇有影响的新华日报桂林分馆所在地。进门左侧贴有“抗战的号角”和“人民的喉舌”两条大标语,右侧设置一个固定的贴报栏,许多读者常凑过来如饥似渴地阅读《新华日报》,了解国内外大事和中共的抗日政策及其对时局的主张。傍晚时分,店堂里更是被读者挤得满满的,争相阅读和选购重庆新华日报总馆图书部印行的书刊和其他进步书籍。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著名报人、新闻教育家俞颂华到广西办报之前,曾两次来过桂林。第一次是1936年1月,他当时是《申报周刊》主编,偕编辑石西民、娄立斋参加中国社会教育年会组织的广西考察团赴桂林采访。第二次是1937年底,南京沦陷,他托人将家属送到桂林,自己于次年春抵达桂林,安顿家属后,应聘赴湘西芷江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新闻系任教。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欧阳予倩诞辰100周年。这位享有“北梅(兰芳)南欧”之誉的海内外知名的艺术大师,不但是我国话剧的奠基人、成绩卓著的戏剧改革家和教育家,而且也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新闻工作经历。这就是1944年秋至1945年9月间,他在广西昭平县创办过《广西日报》昭平版.1944年秋,广西重要城市桂林,柳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