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那是十年动乱结束,《上海文学》(当时用《上海文艺》名)刚复刊,钟望阳先生来抓上海文学艺术方面的拨乱反正工作。  相似文献   
2.
<上海文学>月刊1964年曾改名为<收获>,这是借用了早在1960年就停刊的老<收获>刊名.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收获>又停刊了.后来,编辑部所有工作人员均随上海作家协会一起被"砸烂",离开了巨鹿路675号,有的下厂、下乡、到中学任教,有的留在干校继续修补地球等待安排.  相似文献   
3.
恩师靳以     
记得是在1948年春天,我去复旦大学教师宿舍庐山村探望一位生病在家的同学,她患的是感冒,病了几天已经好了。她家对面就住着靳以师,她带我走近窗前,指着对门一扇开着的窗口告诉我:"坐在窗前写东西的就是作家靳以。他的家属住在上海(当时我们都把市区称作上海),他和他的女儿南南住在这里,他差不多整天都坐在这里写东  相似文献   
4.
章靳以先生是我大学的老师,1957年受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委托,和巴金先生一起创办大型文学双月刊《收获》,他俩在1936年就曾合编过《文季月刊》。巴金的《春》、曹禺的《日出》,都在这本月刊上连载。他们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合作得非常愉快。  相似文献   
5.
(一)一九七○年秋季的一天,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的毛蓓蕾老师被叫到学校。她拖着沉重的病体,在嘈杂的人声中看完那些批判她的大字报。她忘记了自己是怎样踩着满地污水,摇摇晃晃地走回家里。她坐在写字台前,思潮翻腾……三十年前,由于动乱的生活,毛蓓蕾  相似文献   
6.
一、初见陈学昭 那是十年动乱结束以后,<上海文学>(当时称<上海文艺>)刚复刊半年,我第一次外出组稿,去了杭州,看望老作家陈学昭. 那时,陈学昭还没有彻底平反.她唯一的女儿陈亚男,还在浙大校办工厂当杂务工.母女俩相依为命,住在杭大宿舍的危楼上.我们踩着吱嘎作响的楼梯,走进她们的木板房,见到的是两张木板床,一张油漆剥落的书桌,几只木凳.室内无一长物.我心头不禁涌上一缕凄惶寒意.这就是五四时期女作家,我国第一代法国文学博士的家么?  相似文献   
7.
忆靳以师     
最近收到一位和我一起在老《收获》①当过编辑的同志的来信.他说:"我们现在都到了靳以师辞世的年龄了.回想当年和他一起编刊物的日子,真有些感慨万端……"他信中那如丝如泪的感叹号和删节号,牵出了我对靳以师深切的怀念.靳以师的好友巴金先生说过,"靳以是一位勤勤恳恳的作家,又是认真负责的编辑,还是桃李满天下的教师.他在这三方面都做了巨大的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②  相似文献   
8.
在迎接上海解放的那些日子里,上海各大专院校的师生们,大都看到过以反内战为题材的小歌舞剧<王大娘补缸>.这个小歌舞剧是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教师庄严创作的.为了传播革命文艺的种子,庄严和他的学生们深入各大专院校传授进步歌曲和歌舞.<王大娘补缸>以简洁明快的旋律,晓畅幽默的语言,立即在各大专院校推广开来.当时还在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读书的王之湘和她的同学一起演出的<王大娘补缸>尤为出色.他们在上海巡回演出,王之湘甜美的嗓音,婀娜多姿的舞蹈语言,深深印在观众心里,她有了"王大娘"的别名.直到几十年后,当年的观众见到王之湘,还称她为"王大娘",可见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