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期刊:以精品意识应对入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 1.1已取得的成绩 随着我国科技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科技知识载体的科技期刊,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基本形成了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较为合理的出版体系,涌现出了一批学术水平高、效益显著、较有影响的科技期刊,为我国繁荣科技文化、推动国民经济建设、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谈谈学报的出路问题徐文梅延安大学学报编辑部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这一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出版物不可避免地演变为一种文化商品.投身于滚滚商潮之中.作为学术刊物的学报能否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  相似文献   
3.
席慕蓉是台湾著名诗人,在纯文学不景气的今天,她的诗以其坦诚地表露自己真挚的灵魂,意象的清新自然优美单纯和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彩并符合传统欣赏习惯,而赢得了众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考证,认为近代中国生物学期刊的停滞期是1937~1945年,由抗日战争前的近60种锐减到5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只有Sinensia坚持出版,其余4种也被迫停刊。后又创办过8种期刊,但出版期都很短暂,有的仅出版了1期.这一时期的生物学期刊是极其艰难地出版着。复苏期是1946~1949年,首先是复刊了《中国生理学杂志》、《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等6种曾经很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期刊,其次又创办了10多种以发表应用性文章的期刊,其中以昆虫学研究为主。这一时期虽然得到一定的恢复,但还是未达到抗战前的水平,不过也为新中国生物学期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中国生理学杂志》、《中国动物学杂志》、《中国实验生物学杂志》分别是《生理学报》、《动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的前身,《植物分类学学报》的前身更是有《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丛刊》、《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汇报》、《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植物部论文丛刊》4种期刊。  相似文献   
5.
女部汉字与中国妇女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论 1.1在人类所有的文字中,古老而悠久的方块汉字,以其特有的表意性和奇妙的形体构造而显示出独特的风韵。汉字脱胎于图画文字,尽管经过几千年不断地嬗变与演进,但其图画的痕迹并没有完全彻底地消失,从汉字的形体构造上,或多或少地可以窥见当初先人们造字的  相似文献   
6.
徐文梅 《天中学刊》2003,18(5):99-100
较为详细地描述了Galileo系统的组成和信号结构,对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业在出版数量达到比较可观规模的基础上,开始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高型发展的过渡和转变,注重提高期刊的学术、编辑出版质量与社会效益.呈现出出版结构调整、编排印方式变革、起步国际化出版的全新景观,展现了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业在跨向新世纪之际的巨大改革与变化.  相似文献   
8.
徐文梅 《编辑学报》2012,24(5):427-428
中国近代科技期刊史上,生物学期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最早获得世界声誉的期刊之一,这主要归功于近代生物学家卓越的办刊理念。突出表现在:走国际化的办刊道路、视论文质量为期刊的第一生命,以及他们崇高的服务理念。并将国内最成功的学术期刊——《细胞研究》与之作部分对比。  相似文献   
9.
通过历史文献考证,认为创刊于1925年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丛刊>是中国创办最早的生物学学术期刊.它的办刊理念在于将科学与国家的荣誉和国民的安康结合起来,放宽视野,走国际化道路,为中国现代生物学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徐文梅  梁秋英 《编辑学报》2009,21(4):303-304
用文献资料法,剖析《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的创办背景、刊物内容和发展历史。认为:其成功之处主要在于树立了精品意识,立足本土,办出自己的特色,使该刊真正成为反映静生生物调查所科研成果的窗口;科技期刊的发展需要依托于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