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南京师范大学11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批著名教育家和名师学者,他们为南师的创建和发展壮大建立了卓越功勋,他们的精神与日月同辉,陈鹤琴先生就是其中一员。《从拓荒奠基到幼教之父——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的主人公陈鹤琴先生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南京师范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南京师大有山有水,古色古香,依山而建,雕梁画栋,是东方最美丽的校园,殊不知,这里面洒满了陈鹤琴先生的心血和汗水,浸透了他的风格和思想。有人称赞陈鹤琴先  相似文献   
2.
我国第一部新闻法学专著《新闻法学》近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顾理平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秘书长。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的面世,将对我国新闻法学和新闻法制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闻法制的建设与发展,是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但是,至今新闻法仍未制定颁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我国新闻法学的理论研究明显存在着滞后性,迄今为止未见到一部比较系统的新闻法学专著。在《新闻法学》中,作者从我国新闻立法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试论信息时代高校传媒的角色定位和功能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对探索高校传媒在信息时代的角色定位加以充分认识并对其功能加以调整、拓展与延伸,使之能从容地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中国大学校园信息化的进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南京师范大学11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批著名教育家和名师学者,他们为南师的创建和发展壮大建立了卓越功勋,他们的精神与日月同辉,陈鹤琴先生就是其中一员. 《从拓荒奠基到幼教之父一一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的主人公陈鹤琴先生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南京师范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南京师大有山有水,古色古香,依山而建,雕梁画栋,是东方最美丽的校园,殊不知,这里面洒满了陈鹤琴先生的心血和汗水,浸透了他的风格和思想.有人称赞陈鹤琴先生是一个"不失赤子之心"的老人.这是一颗对儿童、对生活、对事业、对人生的赤子之心.有着这样一颗赤子之心,故能紧跟时代前进,他在旧中国不免郁郁于心,到了新中国,他的理想则得到了全面、深入的实践.陈鹤琴先生是南师大历史长河中的精英,是广大老师的杰出代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忠诚不渝的爱国热情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体现了高尚的师德和渊博的学识,体现了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5.
6.
在论证式教学中,由于学生生成的论证内容量大且复杂,教师评价与反馈往往滞后且难以保证质量。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工具ChatGPT的出现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可能。与ChatGPT互动的质量取决于提问设计,如何向其提问成为获得有效反馈的关键。基于“初始提问”和“优化提问”两种提问设计,利用ChatGPT对50份学生论证内容进行评价与反馈,从反馈精准度和反馈类型两方面对其效果展开实证比较发现:“优化提问”下ChatGPT的反馈精准度(含精确度和召回率)高于“初始提问”,但在两种提问设计下的反馈召回率均低于精确度,且在量化评价维度上的精准度表现优于质性评价维度;基于两种提问设计,ChatGPT均能针对论证内容生成任务型反馈、过程型反馈、建议型反馈和情感型反馈,但相较于“初始提问”,其基于“优化提问”所生成的反馈更具组织性、解释性和针对性,而两种提问设计下的情感型反馈均表现出“就事论事”“中庸”的特点。为有效发挥ChatGPT在教学评价与反馈中的潜能,教师需做好提问设计,发挥其在情感反馈上的优势,并对机器反馈进行把关,同时注重培育学生的反馈素养。  相似文献   
7.
高中是个体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探索阶段,学生在此期间初步形成职业倾向。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教育类社团大量涌现,但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传统社团经历对学生专业和职业选择的影响,鲜有研究关注到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类社团对参与者职业倾向的作用。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21位师生的半结构化访谈进行分析后发现:兴趣驱动与升学捷径是高中生参与人工智能教育类社团的主要动机;社团经历对参与者职业倾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兴趣发展、专业积累、同侪效应以及行为成就四个方面;此外,专业选择和职业倾向还受升学压力、家庭因素、就业环境、性别差异等因素影响。未来需重新对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类社团进行角色定位,将其建成促进学生兴趣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大学专业提前学习与未来科技领域职业体验的平台;并采用“家校社协同”模式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