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8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92年大陆赴台参加《联合报》主办的“海峡两岸清史档案学术研讨会”的九名学者,在台北期间于9月15日和18日两次去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访问,受到热情接待。该院始终陪同我们参观的是副院长昌彼得先生,著名清代档案整理研究专家庄吉发先生,以及冯明珠女士等。在9月18日第二次参观时,该院院长秦孝仪先生会见了我们,并赠送每人一些该院的出版物;其间徐艺圃与秦孝仪还就明清档案的相互交流合作问题进行了简短的会谈,然后大家一起照了相。晚间昌彼得先生在阳明山下一饭店宴请我们,气氛融洽友好。这是大陆清史档案学界与台湾同行相隔40多年以来第一次在台湾相聚。正如台大历史系陈捷先教  相似文献   
2.
1992年2月24日至3月4日,应日本冲绳县教育委员会邀请,访问冲绳县期间,在县立图书馆副参事富岛壮英先生、系数兼治夫妇和赤岭守先生的陪同下,于3月1日飞抵石垣市(八重山)参观访问,受到了石垣市长半岭当泰先生的热情接待。这一天适逢星期日,但我要参观的石垣市八重山博物馆,在馆长玻铭城泰雄先生的热情关照下得以如愿以偿。主人向我们介绍说,八重山距离我国台湾省最近,在古代,从福州到那霸的船只,都要经过这里,是古琉球国贡船驶往中国的必经之地,在中琉进行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中,八重山是重要的历史见证。特别是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清朝的档案中,有关在八重山海域中发生海难时相互搭救的记载颇多,至今被中琉人民广为传颂。在玻铭城泰雄馆长的积极帮助下,将管理该馆图书资料室的女职员从家中找来,将其收藏图书全部向我们开放,在汗牛充栋的图书中,我发现了用毛笔手写、封面书有《大清同治十三年 白姓 木公茂氏杣》(以下简称《白姓问答》)三册线装图书。经粗粗浏览得知是记载乾隆十五年冬,有山东登州  相似文献   
3.
1992年9月12日至25日,应台湾《联合报》文化基金会国学文献馆的邀请,大陆清史、档案学界王钟翰、韦庆远、王戎笙、冯尔康、阎崇年、刘耿生、柏桦、林岷,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徐艺圃牵头,一行9人经香港到达台北,参加“海峡两岸清史档案学术研讨会”.《联合报》文化基金会国学文献馆、台北“中央研究院”和台湾大学等学术团体及个人对大陆学者的访问十分重视,在各种场合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热情欢迎.9月14日上午,“海峡两岸清史档案学术研讨会”在台北“中央研究院”学术活动中心开幕的当天,《民生报》以“清史研究 跨越海峡 系列活动 今天开始”为题发表新闻.在台南市与成功大学历史系师生举行的座谈会,《联合报》称这“将是台南市文化学术界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4.
梅孙所著《汉文》一书为日本石垣市八重山博物馆资料室所藏,作者是用墨笔手写的,何处人氏及生卒年月已无从可考,只是从书中内容上看,梅孙为清同治年间人氏。这从书中第一篇末尾所具年代:“同治六年丁卯八月 日,琉球国难民等,顿首拜具,”可以确定为同治年间。 《汉文》一书中不少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八重山岛船民海上遇难飘流到中国沿海后的一些情况。如,书首开篇即是“八重山岛难民”因为“要装载贡米,投纳王府,”率领水梢几十名由八重山岛开船不久,“不想驶到半洋,遇着暴风,所载大米、杂项,抛弃海中;破篷折桅,任其漂流,正在万死一生之秋,幸赖皇天福庇,飘到贵地,共得活命。伏乞贵官垂怜难民,转禀大老爷,发馆安稳,给食养赡,则戴鸿恩于无既矣!” 第二篇和第一篇所叙述的内容差不多,也是八重山的难民,他们是因“前抵琉球那霸地方投纳赋税,事竣回岛之时,洋中陡遇狂风猛起,……坏损杠具,漂入贵辖外山……时蒙贵国大老爷赐食充饿,造屋栖身。父母之恩,吴天罔极,铭记难忘”。但是,据这批难民称:他们船上载的一些“货物”,因遇风浪而被海水淹湿,“不忍堆置一所,而致烂朽无用,所以要  相似文献   
5.
1989年7月,应葡萄牙澳门文化学会主席彭慕治和澳门历史档案馆馆长桑托斯先生的邀请,我作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特邀代表前往澳门,出席了7月21日上午澳门历史档案馆重建落成开馆典礼及葡萄牙和远东历史资料展览开幕仪式。其间,澳门总督文礼治先生接见了我,表示热情欢迎。出席典礼活动的有新华社澳门分社的代表,还有中葡政界、文化界、宗教界等的名人范礼保、傅英伟、韦高信、卢倬智等。另外,原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果阿的档案馆馆长亦在应邀之列。典礼及开幕仪式由澳督文礼治为醒狮点睛后,主持剪彩及新馆揭帷幕的仪式。文礼治先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他说,澳门历史档案馆的落成,在澳门历史上占有新的一页,它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使一座古老的建筑本身得以文物的形式保护,使之重新恢复了活力;二是澳门的历史档案得以保存并将为澳门服务。典礼活动结束后,中外嘉宾进行了参观,座谈。通过几天来紧张的活动,彼此进一步增加了理解和友  相似文献   
6.
应台湾《联合报》文化基金会国学文献馆的邀请,在国务院对台办及有关部、委以及国学文献馆馆长陈捷先、香港大学赵令扬等教授的大力支持帮助下,1992年9月12日,大陆清史、档案学界王锺翰、韦庆远、王戎笙、冯尔康、阎崇年、刘耿生、柏桦、林岷,由一史馆徐艺圃牵头,一行九人经香港到达台北,参加“海峡两岸清史档案学术研讨会”。这是1991年12月17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以来,大陆社会科学界应邀赴台人数较多、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一次学术交流活动。《联合报》文化基金会国学文献馆、台北中  相似文献   
7.
由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共同编著的《清宫医案研究》、《清宫配方研究》二书,目前正在编写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大量清代宫廷医案及常用方剂配方资料,其中包括皇帝、皇后、妃嫔、太监、宫女及部分王公大臣等的原始诊治记录,真实地反映了有清一代的中医临床学术水平。这些医药史料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探讨清代的  相似文献   
8.
两江总督张人骏辛亥电档选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馆存有两江总督张人骏自宣统元年六月二十六日至宣统三年九月十六日的收发电报档,计有十七册,约十二万字。这些电报,涉及当时两江及全国的各方面情况,内容丰富。现将其中有关辛亥武昌起义的102件来往电报选辑公布。这些电报反映了武昌起义后,清王朝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全面危机,记录了清政权上下惶惶不可终日的绝望哀鸣。它说明不管反革命势力如何垂死挣扎,最终都不能阻止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