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代新闻学理论中,"公正评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理论观点,它的重要性起码在下面两个方面显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2.
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抗辩事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抗辩事由主要包括公共利益、公众人物、公开场所和当事人同意等几项。适用于公共利益抗辩事由的主要有公共安全事件、公共政治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和公众消费事件,要注意把握公共利益的原则、公众人物的类型、公开场所的重要特征;征得当事人同意是新闻媒介暴露隐私取得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应当具备自愿、明确、善意、合法、合度等条件。  相似文献   
3.
新闻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学实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具备过硬的业务技能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因此,目前国内各新闻院系都普遍注重加强教学实习环节,采用多种途径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并模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总结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从总的情况看,各院系在组织实习中,从时间安排到实习内容要求均有较大差异,指导方法也不尽相同,有一部分院系还程度不同存在着实习目的不明确,实习时间总量不足,时段的分布不尽合理,实习效果检测不够科学,实习经费普遍不足等问题,因此效果有不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4.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犯罪核心环节是"淫秽信息的传播",可以纳入传播学视野予以解析。传播淫秽物品罪属犯罪形态的传播现象,它的传播要素均显示了与正常传播迥异的特征,如传者身份的隐匿性,动机的恶意性,内容的诲淫性,道德的腐蚀性,价值的缺失性,媒介的微缩性与在线化,受众动机的深层性等特点。因为它是隐秘状态的传播,因此对谁是受众、受众接触淫秽色情与其可能产生畸形性行为、性罪错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目前尚有许多难点,一般认为,通过模仿效应、脱敏效应和引动效应等消极的传播机制而产生社会危害。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与蔓延对性道德的销蚀及性观念的蜕变,娱乐化大潮席卷下的大众传媒"性话语"对现实的误读及对受众的误导,网络空间的理性缺失等都可能为淫秽色情信息提供传播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中的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慕明春 《新闻知识》2003,(11):32-33
在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有时会引发公众的知情权同公民的隐私权冲突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所谓的公众人物,这种情况尤为常见。如何调适两种相互对立的权利的矛盾,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给公众人物保留适度的个人隐私的空间,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的。 一、隐私权与公众人物 所谓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不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侵扰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隐私权天然排斥媒介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7.
李昌奎案件的再审是司法机关在"接受人民的监督"特别是网络舆论监督的强力推动下才实现的,网络舆论监督又一次成为促进司法公正的助推因素。李案的监督呈现了监督时机的适时性、监督内容的集中性及监督策略的析理性特征,确保舆论监督的大方向始终不偏离二审改判死缓是否体现罪责刑相适应的要害问题,尽量避免因监督的"越位"可能引发的传媒和司法关系紧张。作为网络舆论监督典型案例,李昌奎案件的再审凸显出网络舆论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构筑公共领域"第三个因素"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8.
药家鑫案件由于微博直播庭审的介入,网络成为舆论的主战场.传统媒体的导向性舆论削弱了网络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湮灭了网络情绪化舆论的火药味,舆论分化的态势为司法一定程度上超脱于舆论压力创造了空间.加之公众中有一批比较理性的意见领袖的引领,各种舆论的最终指向又都是相信司法的公正判决,因而舆论没有绑架司法,未能形成媒介审判的格...  相似文献   
9.
10.
法制新闻的法制属性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新闻的法制属性是它区别于一般新闻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了法制价值,遵循了法律规范,凝聚了法治精神。法制新闻除了要按照新闻规律遮作外,还盐须遵守法制的基本规则,它主要体现在:维护宪法与法律权威,尊重司法独立,恪守无罪推定,树立法律真实的证据意识,坚持与司法程序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