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江淮之间属于苏皖的许多地方,近年来,田野作业者发掘出大量的巫觋行傩时歌唱的"神书",且在这个区域内,不论在何地,神书的内容基本相似。这些神书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于文化、宗教的研究,亦具有极大的价值。笔者今就经眼的资料,作一报告。 "神书"的演唱我国古代巫风盛行,江淮之间的地区亦不例外。巫觋的宗教活动称为傩,行傩的目的是驱鬼敬神、逐疫去邪、消灾纳吉。在  相似文献   
2.
1989年到镇江图书馆访书,见到小说《触目惊心》残卷,以为是普通流行的本子,未予抄录。回南京后,查已出版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与其它介绍小说书目的书籍,皆未著录,又求教明清小说专家,方知是稀见小说。1993年5月,抽空到镇江,将小说残卷全文复印了下来。今作一叙录,以告小说研究界。  相似文献   
3.
4.
揭示戏曲日趋衰弱的原因,探讨振兴戏曲的途径,认为,戏曲的根本出路在于回归民间。具体的做法是:彻底改变目前的剧团体制,由普通大众决定剧目与演员的优劣,要多演反映现实生活、吻合人民大众思想与审美趣味的剧目,内容上要具有传奇性与故事性,等等。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发现的《佛说目连救母经》实是《慈悲目连宝忏》中卷的部分内容。由《慈悲目连宝忏》衍生出了《血湖经》,《血湖经》又生成了"破血湖地狱"以及破其它地狱的超度亡灵的仪轨,而其仪轨有扮演的人物、演述有一定长度的规定的情节、有歌唱、有说白、有音乐、有布景道具,因而,它促进了戏曲的早期剧目——目连戏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我国戏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从肇始到现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目前,由于戏曲的不景气与我国教育体制上的缺陷,其生源与培养质量迅速下降,已不能为戏曲振兴事业服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把好招生关,宁缺勿滥;遴选具有较高戏曲艺术素养的人员做导师;积极探索与戏曲院团联合培养研究生之路;坚持论文选题要和戏曲实践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戏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从肇始到现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目前,由于戏曲的不景气与我国教育体制上的缺陷,其生源与培养质量迅速下降,已不能为戏曲振兴事业服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把好招生关,宁缺勿滥;遴选具有较高戏曲艺术素养的人员做导师;积极探索与戏曲院团联合培养研究生之路;坚持论文选题要和戏曲实践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8.
传统剧目《斩经堂》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为许多剧种频繁演出。遵母命而杀妻者吴汉,在历史上刘秀夺取政权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他既不是官宦后代,也没有过杀妻的行为。这一故事是明末之前就开始在民间广泛传播的“王莽赶刘秀”故事中的一节,现存最早的文献是江淮傩歌“神书”《土地忏》。戏曲《斩经堂》并不是由某一个剧种初创,据现有资料推断,徽剧的《吴汉三杀》传至淮剧、京剧、绍剧等,秦腔《吴汉杀妻》则传至梆子腔系统及受梆子声腔影响的诸剧种。由于都采用了民间传说的素材,内容大同小异。然不论是哪一个剧种搬演,它的剧旨都是颂扬忠孝节义的封建道德,唯有在抗日战争这个特定时期,起过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如何传承《斩经堂》,建议考虑下列思路:一是将剧旨定位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上,要将吴汉妻、吴汉与吴母都写成历史性的悲剧人物;二是在情节上做一些补充,以紧针密线,让人物的心理与行动符合生活的逻辑,使故事与人物形象具有生活与艺术的真实性;三是增加“三杀”的分量,加大吴汉与吴母之间、吴汉与妻子之间、吴汉自己内心的冲突力度;四是要写出刘秀为了自己取得政权而不顾惜他人性命的冷血性格。  相似文献   
9.
有清一代,戏曲繁盛,戏班众多,演出剧目也极为丰富。考察其剧本来源,或为书坊印刻,或请文士编写,或为艺人自创。然前两种非演出之台本,与舞台要求不甚吻合,故又须经艺人加工成台本,方可演出。所以,所有的戏班演出的脚本,皆为抄本。然而岁月流逝,数百年间,随时间而湮没的台本不可计数,留存至今的仅为万分之一二而已。因其台本的内容是艺人反复揣摩、修改、创造,并在演出实践中得到观众认可的,故而,比起文士创作的案头剧或者书商随意删改后印刷的剧本,其研究的价值不知要高出多少。所以,这些抄本是十分珍贵的文献资料。这  相似文献   
10.
一、《诗法集要》概况与作者其人2000年夏天,笔者参加“国际徽学研讨会”期间,在黄山市内的古玩店中寻书,购得明人吴默的诗论著作《诗法集要》。该书为手抄本,字体为正楷,娟秀清丽。共有91页,每页10行,每行28字,约为2万5千多字。封面题写“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