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朱联营 《编辑学报》2002,14(6):457-458
姚远,1955年1月出生于周文化故里陕西岐山县.1977年在西北大学物理学系激光专业毕业后留校做学生工作.1980年,在科学春天的阳光照耀下,走进<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之门,开始了编辑生涯,一干就是20年.  相似文献   
2.
朱联营 《编辑学报》2004,16(4):235-237
为提高对中国现代科技期刊文化交流思想的认识 ,在考察其由近代向现代性质转变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原因的基础上 ,对它的编辑出版思想进行客观分析探讨。认为从 2 0世纪2 0年代开始 ,中国现代科技期刊的科学文化交流思想经历了突出发展学术研究性、改革提高普及教育水平 2个过程 ,至抗战前期形成普及提高并举科学文化交流的成熟主导思想。这一思想丰富了中国科技期刊科学文化交流的思想内容 ,推动了中国现代科技期刊的飞跃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业在出版数量达到比较可观规模的基础上,开始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高型发展的过渡和转变,注重提高期刊的学术、编辑出版质量与社会效益.呈现出出版结构调整、编排印方式变革、起步国际化出版的全新景观,展现了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业在跨向新世纪之际的巨大改革与变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精神产品,正以空前的规模为广大社会读者利用和享受,从而深刻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编辑工作,不仅是一种社会文化建设活动,它与物质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精神的生产性劳动。编辑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朱联营 《编辑学报》2004,16(2):95-97
为提高对中国初创科技期刊科学文化交流思想的认识,促进新时期期刊科学文化交流思想的创新发展,在考察中国科技期刊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的基础上,对其初期编辑出版思想进行客观分析探讨.认为其科学文化交流思想的初期形态是:主要介绍"西学",兼倡本土科学,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这一比较符合当时社会实际的思想,为以后科技期刊文化交流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8.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的现状与提升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发展,我国新闻传播媒体迅速增长,新闻记者队伍不断扩大。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也愈来愈大,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显示出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面对传媒市场的激烈竞争,新闻媒体及其记者也承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压力,正在接受着新的考验与挑战。近些年,在新闻记者队伍中也出现了种种让人们难以接受的不良现象,记者职业道德水平呈现出严重的滑坡趋势。因此,考察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现状,寻求提升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的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突出任务。  相似文献   
9.
网络出版环境下学术期刊学科影响的扩散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了5种科技类学术期刊,通过对其论文在1986~2005年间的被引用频次和引用的期刊数进行统计,对学术期刊影响的扩散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被引用频次还是引用的期刊数除了一种变化不明显外,其他4种期刊均存在增加的趋势;排除综合性学术期刊,非本学科的专业期刊的引用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因此,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影响的扩散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