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我曾经有幸观摩了一位造诣颇深的教师执教的一节自然课 ,在授课的过程中 ,有一个环节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执教的是五年级自然《血液循环》一课 ,课上多数学生积极发言 ,主动思考 ,自主探究 ,上得扎实而生动。最后 ,教师出示一问题 :血液循环对人体有何作用?然后引导学生用心读书 ,之后口头回答。这节课中能自己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都回答了 ,只剩下几个迟迟不敢举手的同学 ,教师当然了然在胸。当学生读完后 ,教师说想请在这节课上从来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同学来回答 ,那几个同学就慢慢地举起了手。第一个同学连书都没有看一眼 ,概…  相似文献   
2.
朱熹在浙江的为官和交游经历,使得其学术思想在浙江传播开来.在朱熹门人及后学的不断努力之下,朱子学在浙江终于出现了繁荣局面.朱熹为南宋浙江学术教育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朱子学成为南宋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宋代士大夫由承唐代而来,但在五代时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士大夫官员-学者的两重角色出现了分离,其学者的身份淡出,而且表现出"吏能化"的特点。进入宋代,在右文政策背景下,士大夫重转新向"文治型",并承续了中唐以来的古文运动,致力于振兴古文与儒道,在这个意义上,宋初士大夫实现了二重角色的回归。正是在此前提下,宋代士大夫在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宋代士大夫有着较强的行道意识,以致君泽民为己任。这种意识有一个由沉寂到觉醒,进而成为一种共识的过程。本文主要对北宋建立到真宗时期为阶段进行考察.认为宋初士大夫高举道统旗帜,将古文运动推向深入,酝酿着新的治学方法,“致君”话语逐渐兴起。宋初士大夫的行道意识对后来士大夫的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同乐  王勇 《兰台世界》2015,(4):102-103
北宋徐中行是台州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求学安定,虽然没有得到胡瑗的亲自教授,但是得其"立己立人"的学术精神,以德行问世且继承了胡瑗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