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太空历险记     
1.“飞豹”冲天一阵警笛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我从床上翻了下来,穿好衣服,冲入操场。指挥官出来了,他开始说话了:“上级指示要我们把原定于下个月发射的‘飞豹’号航天飞机提前到14日凌晨5点发射。”我一算,今天不就是14号吗?啊!都2:30分了!我向指挥官问道:“两个半小时以后就起飞吗?”“是的!”指挥官肯定地说。我们快速进入了航天飞机。经电脑和人工两项检查,飞船进入倒计时:10、09、08、07、06、05、04、03、02、01,发射!运载“飞豹”的“长征”火箭像出膛的子弹一般直冲入天空,尾部的火焰像画家的画笔拖出了美丽的云。2.太空遇险“飞豹”…  相似文献   
2.
威廉·弗鲁塞尔的技术图像论位于其媒介哲学、传播哲学、翻译哲学、生存论哲学和后历史哲学的关键位置。从反思启蒙现代性、唯科学主义与超越二元价值论的立场出发,弗氏提出想象力与理性协调合作的批判思考方式,宣扬科学、艺术、哲学与创造一体的观念,主张通过技术图像及新的技术想象力重新整合现代性中真-善-美的价值观分裂、科学-技术-艺术的文化分裂和主客体的分裂,重构文明的“元标准”。从犹太-基督教伦理观、间性论与对话哲学出发,弗氏经由技术图像探讨自我与他者、自由与责任的关系,主张通过技术图像生成主体间关系空间、意义空间与真正的人道主义媒介。作为“后历史图像”的技术图像在文明的危机中诞生并成为其表征,又以自身的辩证能量而提供了弥合与救赎危机的可能。人类必须在对技术图像的批判中达成对自身的批判,在远程通信社会的革命中创造人道主义的后历史。在主体生成与在世存在的意义上,技术图像应被视为迈入后历史的人类重新定位自身、捍卫自由与创造新文明的“翻译”与“投射”实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