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人极其重视科举,士子读书的目的是求仕进。由举人、进士入仕被称为“正途”,将来有可能出将入相,据统计,清代的740多位尚书中,进士出身的多达339位;980位地方巡抚中,进士出身的就有390位,至于举人、进士出身的中下级官吏就更多了。故《清史稿》称,“(官吏)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相比”,因此,清代科举出身者,在社会中地位很高。清代的笔记小说,有不少内容涉及到科举,并从多角度记载、反映了科举这一社会盛事,其中用道教来解释科举现象的材料很富有文化韵味。  明清道教承袭了唐宋以来将进士神秘化的说法,认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电大外语教师应备的素质,探讨了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说明了加强二者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敦煌变文是指在敦煌发现的,隋唐以来民间说唱文学的底本,它是在中国传统的叙事诗和民间俗文学的基础上,吸收印度佛教讲经形式而产生的一种介乎诗赋和戏曲之间的文学形式。其特点是将曲折动人的故事、通俗感人的语言和民间流传的唱腔融为一体,来宣扬佛法、贬恶扬善、演绎历史故事,题材有佛教、历史、民间传说和时事故事等。变文在唐、五代至宋初大兴并得以在全国广泛传播,拥有大量的听众,具有很强的感召力,据唐诗人姚合《听僧云端讲经》诗:“无上深旨诚难解,唯是师言得其真,远近持斋来谛听,酒坊鱼市尽无人。”讲经之时,竟然万人…  相似文献   
4.
较传统教学,目前的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在课堂上学生厌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如何激活课堂?教学好比烹调,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一些烹调技术,像出色的烹调师一样能使饮食色、香、味俱全,使顾客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享受.教学也如此,教师必须乐教善教,学生才会乐学善学.只有这样,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才是愉快的.  相似文献   
5.
清代进士的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代进士人数的增减 ,随历朝的科举政策而变化 ,也明显受时局的影响 ,总体呈不规则的W形 ,但读书人不断增长的数量和进士较低的中额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由于历史、经济及文化原因 ,清代进士的地域分布呈现持续不平衡状态 ,清中期以后 ,江南沿海地区高 ,内地边远地区低的分布状况有所改观 ,这是实施兼顾全国的科考政策的结果 ,也说明内地文化教育水平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清代科举考试,形成了完整、严密的考选制度。清代进士从入仕到迁转的整个经历,说明了仕历的优越性。一般说来,进士初仕,与其会试覆试、殿试和朝考的等第有密切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专向性,但其后迁转的迟速却取决于其他因素,主要受满汉复职制和异途捐纳等外部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一味照本宣科地进行语言教学,那就会失去教学乐趣。因为英语教学涉及的范围较广,如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都是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得有打铁先要本身硬的本事。本文以《高级英语》中的肯尼迪就职演说为例,指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是引领学生学生从背景知识及语言学知识等方面去欣赏、解读这篇课文,去发掘学习中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牛僧孺是唐代名传奇作家,其《玄怪录》被称为唐人传奇集的代表,他的小说,通过神奇怪异的故事,反映了中晚唐现实生活和人情世态,“始有意为小说”,建构了古代小说结构的基本程式,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唐代举子并不热衰于用传奇行卷,也没有形成风气;传奇行卷的说法是不确当的,行卷的风气没有直接促进唐传奇的发展唐传奇的兴盛及其社会影响,是由于科举人才进入传奇创作之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敦煌文献和唐人墓志入手,发现唐代妇女归宁,实际包括妇女长期归宁和夫亡归宗两种情况.出嫁女长期归宗,与亲人"同居共活",密切了女性与本家的亲缘关系.妇女夫亡归宗,不仅改变了孀妇本家家庭、女儿家庭及其他亲属家庭的家庭类型、家庭结构、家庭规模乃至家庭关系,而且也出现了官方户籍登录与生活实态不相符的情况,造成男女比例异常失调的假象,引起学界对于包括敦煌户籍、籍帐、手实理解的争议.本文结合敦煌户籍史料,揭示唐代妇女归宗对家庭和户籍政策的诸多影响,分析官方户籍与家庭实态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敦煌学和唐代家庭史探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