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在全国省级媒体中第一家创办地方版的报纸,2003年7、8月<燕赵都市报>分别在省会和冀东地区创办了<都市时讯>和<燕赵都市报冀东版>.两个地方版随都市报在省会和冀东一起发行,为两地百姓量身订做新闻信息与资讯,力求成为"都市新闻总汇,社区资讯大全".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位经济学家》这篇报告文学,载于二月二十四日的光明日报第二版,作者邓加荣同志,笔蘸激情,歌颂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的动人事迹。文章刊出后,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扬。而我却想在这里指出一点美中不足的地方。文中写道,孙冶方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他有科学家所应有的坚定、严肃、认真的素质,但缺乏政治家所应有的审时、审势、审人的能力,结果身遭不幸。作者说:“外国有句名言:‘对应当说的人而不说,叫作失人;对不应当说的人而说了,叫作失言’。”这句“名言”引得很贴切,对揭示人物性格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问题也正好出在这个地方。据查,这句话不是外国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从《燕赵都市报》的快速发展,探究市场化运作报纸的发展理念和赢利模式。文章认为,《燕赵都市报》在报业市场上的成功,证明了它的市场定位是明确的,市场运作是积极且富有成效的。在报纸定位上,《燕赵都市报》立足于“为市井人家办报,让平民百姓爱读”;在营销定位上,《燕赵都市报》根据河北的特点和省级报纸自身的优势,创造出“拇指定律”和“时针效应”的经营理念,立足省会,面向全省开拓市场;在发展定位上,《燕赵都市报》首创哑铃型报纸,创办了两个地方版。两张新报纸在冀东和省会地区推出后,与都市报通行版形成“哑铃型”发行模式,这在全国都市生活类报纸中是一个首创。  相似文献   
4.
如异军突起,由省委机关报主办的都市报在神州大地迅速振兴,并以其服务市民大众,关注社会热点,注重舆论监督,参与经济生活为鲜明特点,很快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这种以都市市民为主要读者的好看报纸走俏走红,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良好  相似文献   
5.
我国以省级晚报、都市报为主的区域性报纸正在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都市报创办子报--城市地方版.近两年来,省级都市类报纸中先后有<燕赵都市报>、<海峡都市报>、<南国早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创办了地方版.这些地方版的创办,使都市报由大转强,进入了一个运作理念和操作方式不断创新,竞争日趋充分,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时期.  相似文献   
6.
开拓民生报道的广度与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话题。《燕赵都市报》的民生报道也正在探索跃上新高度。关注大民生创"1 2"办报模式,增加民生报道层次与容量不断创新是一张报纸永葆青春的秘诀。作为一张区域性报纸,《燕赵都市报》也曾遭遇成长的困惑:面对全省区域11个地级城市读者,新闻资讯必须兼顾各个城市居民的需求,而城市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市民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为解决这一难题,2003年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相似文献   
7.
“引青济秦”(引青龙河水入秦皇岛)工程是秦皇岛市兴办的一项国家重点工程。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都非常关心和支持这项工程。万里同志称赞“这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实事”;邹家华同志评价“引青济秦”工程解决了秦皇岛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水利部部长杨振怀认为,在200天建成这项宏大工程,“在全国都是奇迹”。对于这项工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首都新闻单位都曾作过精彩的报道;作为地方党报的秦皇岛日报,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8.
新闻创新似乎是媒体编采人员主观的事情,但其真正的客观要求却是媒体的受众,或者说,受众才是新闻创新的诉求者和承载者。以报纸论,读者以什么样的方式诉求媒体的新闻创新呢?那就是他们喜欢与不喜欢读新  相似文献   
9.
2006年7月28日凌晨2时许,河北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上早已经人头攒动,除了那些悼亡逝者的大地震幸存者之外,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新闻记者也参与了这次盛大的民间献祭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业务报告     
我自1992年任主任编辑以来的6年中,曾担任《秦皇岛日报》总编辑和《燕赵都市报》总编辑兼社长。在双重职责中,不断学习和探索,努力办好报纸,同时也使自己的新闻专业水平有所提高。 一、改革创新,办一张有特色的开放城市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