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多年来,我发表了一百多万文字,结集出版了三本书。可以说,每一篇作品的问世,都凝结着编辑的智慧和汗水,更有不少文章,是他们帮助改出来的。处女作小说《夫妻之间》从初稿到定稿,历时两年,四易其稿。当时的初稿仅是一个故事梗概,是河南人民出版社的编辑顾仕鹏,一遍又一遍地帮我酝酿细节,分析人物,突出主题,并向我传授写小说的秘诀。可以说,就是处女作的问世,使我摸索到一些写小说的方法,坚定了写下去的信心。《爱的旋转体》也是编辑帮助我修改出来的。小说原稿为《我所熟识的三个女性》,曾寄几家杂志社均被退回,而《奔…  相似文献   
2.
在报纸如林的今天,不管是大报小报,专业报或企业报,可以说,都有一个副刊。由于副刊拥有众多的读者,副刊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我作为一个企业报副刊编辑,根据切身体会,谈谈企业报副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20年前,我在农村插队时,一个偶然机会,一篇稿子上了《河南日报》。县委通讯组的同志将我找去,鼓励我多写,并送给我两本稿纸和几期《河南日报通讯》(《新闻爱好者》前身)。这是我接触到的最早的新闻学习材料。在那“书荒”的年月,这本小册子,如一盏黑夜中的灯,引导我在写作的路上,一步步向前爬,从中学到不少东西。《河南日报通讯》改版为《新闻爱好者》公开发行时,全国出版的有关新闻写作的书籍已很多。可我对《新闻爱好者》的喜爱一往情深。1985年我当了  相似文献   
4.
《舞钢报》的“小草”文艺副刊已出了一百期,当我拿着报纸清样,象检阅士兵一样,端详着那一个个排列整齐的铅字,察看中间有无冒牌的或军纪不整的时候,一腔豪情油然而升,思绪转回到编稿中的件件往事。人们常说:编辑要乐于为他人作嫁衣裳,更要有甘做人梯的精神,而作为一个企业报的编辑,更要做广大职工的知心朋友。“小草”创刊时就开宗明义,把“活跃职工生活,陶冶职工情操,培养业余作者,繁荣文艺创作”作为宗旨,而培养本企业的业余作者又是她诸任务中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春季里来绿满窗……”金嗓子周璇那甜润歌喉唱出的《四季歌》,感染了不知多少听众。一首普通的歌能深深印在人们心中,贵在演唱者那纯真的感情。然而,我们的一些业余文学作者也爱唱一种“四季歌”:春天来了,他们不约而同地写小草,写春雨,写桃花,写春游;夏天到了,他们争着写夏夜,写荷花,写蝉;秋天,他们咏月,写秋叶,谈收获;  相似文献   
6.
球场上,常见对立双方拚命争球,无论是哪个运动员抢到了球,都希望将球射进网内,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没有哪一个运动员因射不中而停止射门的。投稿和射门一样,要有不甘失败的决心和信心。记得我刚开始给一家市报副刊投稿,寄一篇,退一篇,寄两篇,退两篇,我摽上了劲,你退得急,我寄得勤,你上午退,我下午寄。不知是我的决心感动了编辑,还是接连射门提高了技术,终于在我寄去第7篇稿之后不久  相似文献   
7.
常听基层通讯员诉苦:现在通讯员的稿子上报难。这是实话。但是,困难面前,我们能畏缩不前吗?能辍笔不写吗?我想,每个有志气的通讯员,都不会甘心的。仔细想一想:我们基层通讯员除了具有熟悉、了解第一线的生产情况,熟悉人员的优势外,剩下的都是劣势。如缺乏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使之在新闻的时效性上无法与记者竞争;远离报社,难以掌握编辑意图;工作事务繁忙,不能像记者那样专业……通讯员要克服这些劣势,变劣势为优势,我认为只有一个渠道:研究报纸。通过研究报纸去掌握、了解编辑部的动态;通过研究版面去分析、琢磨近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8.
通讯员手记     
对准目标“狠射门”我是个通讯员,也是个业余作者,经过几年的努力,一些稿件被省内外报刊先后刊用,别人问我有啥门道,我说:“对准目标狠射门。”投稿和射门一样,要有不甘失败的决心和信心。记得我刚开始给一家报纸副刊写稿,寄一篇退一篇,寄两篇退两篇。不知是我的决心感动了编辑,还  相似文献   
9.
修养,是指一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所达到的一定水平,也泛指一个人在待人接物处事方面的态度。一个人在人生中欲有所成,必得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作为一个副刊编辑,6年的实践使我深切感到,编辑在选稿时要有一定的思想,政策水平;组版时要有美学观点;校对时要有严肃认真的精神。而这一切,道理上好懂,做起来却并非容易。古语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也就是说,有了知识才能遇事不糊涂和少疑惑;德行高尚才会少忧虑;有胆量的人才无所畏惧。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严峻形势下,一个编辑始终面临着再学习的艰巨任务。不下功夫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不认真学习各方面的业务知识,就很难胜任  相似文献   
10.
一个时期,在职工中流传着“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的说法.看似有些夸张,但也从一个方面显示:要将企业报副刊办得使领导满意,职工爱看,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怎样把企业报副刊办得引人入胜呢?除了提高稿件质量和活跃版面外,我们觉得,围绕企业的特点和中心任务,经常举办内容不同的征文活动,是增强企业报副刊活力的一项好措施. (一)征文可促使各单位领导关心副刊《舞钢报》的《小草》副刊近年来先后与4个单位联合举办了“中小学生优秀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