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雄燕 《新闻爱好者》2011,(20):120-121
政治、经济、教育、艺术、外交是社会的构成要件,也是新闻的来源。新闻来自社会,也会通过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对社会产生影响。谢六逸先生的新闻社会观,既有西方新闻学思想的痕迹,也受到了梁启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中,朱志荣认为应当重视审美意识史的研究。在研究时,他尊古而不泥古,具有当代视野。在学科形态上,他主张以西方美学为参照,援西而不囿于西,强调中国美学与世界美学的可融合性和互补性。在研究具体器物和文字等方面的审美意识时,朱志荣借鉴和继承了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有力地推进了审美意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涟源荷塘方言中的语气词数量多.用法灵活,其特征符合汉语共同语语气词的一些规律。单用的语气词,每一个一般能表达多种语气。几个语气词的连用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谢六逸先生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第一任系主任。针对当时受众媒介素养低,对新闻信息批判接受能力缺失的现状,他提出在中等学校普及新闻职业教育。这一思想在当时和现在,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在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中,朱志荣认为应当重视审美意识史的研究。在研究时,他尊古而不泥古,具有当代视野。在学科形态上,他主张以西方美学为参照,援西而不囿于西,强调中国美学与世界美学的可融合性和互补性。在研究具体器物和文字等方面的审美意识时,朱志荣借鉴和继承了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有力地推进了审美意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每一方言代词都自成体系,涟源荷塘方言中的人称、指示、疑问代词亦自成体系,有自己的特点,存在一些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8.
<庄子·秋水>曾记载了庄子和惠子在濠水之桥上游玩时富有机智的辩论.庄子看到水里的鱼悠然自得地游来游玄,庄子说:"是鱼之乐也(这是鱼儿的快乐)!"惠子反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相似文献   
9.
谢六逸先生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第一任系主任。针对当时受众媒介素养低,对新闻信息批判接受能力缺失的现状,他提出在中等学校普及新闻职业教育。这一思想在当时和现在,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谢六逸先生的新闻素养思想,其实蕴含着媒介素养理念。新闻从业人员及普通民众新闻素养低下,信息批判能力的缺失,促使他提出了媒介素养理念,并把学校新闻学教学当成提高民众媒介素养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