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前一阶段,反映清朝宫闱倾轧、历史轶闻、民间传说的电视剧层出不穷,一部又一部地占满了各地荧屏。这些剧作尽管反映的题材、年代、情节不同,但反映百姓告状,官府审案的情景却如出一辙:不是告状之人怀揣状纸,来到县衙,拿起鼓槌,奋力击鼓,县官闻声,忙穿官服,呼唤衙役,升堂问案,看过状纸,从公堂签筒中抽出签牌,令衙役传唤有关人员,火速到堂;就是含冤之人,候在官道旁,一俟“青天老爷”或钦差大人官轿临近,口喊“冤枉”,拦轿告状,大人接过状纸,带回署衙讯问……。部部如此,看得多了,人们便信以为实。 近日,笔者在整理清代乾隆至宣统年间民间诉讼…  相似文献   
2.
3.
一、基本资料张某,男,16岁,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在家排行最小,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从小学习成绩就不好,得不到老师与家长的认可,入学成绩处于中下层。上学后行为习惯比较差,经常迟到、早退、旷课、睡觉、顶撞老师,性格孤僻,不喜欢和人交往,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父母亲都是工人,有一个姐姐。父母对他寄予厚望,但他的成绩一般,  相似文献   
4.
国家档案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省级档案馆上等升级活动是促进省级档案馆业务建设的重大举措。为了切实抓好甘肃省档案馆上等升级工作,确保省馆“保二级争一级”目标的实现,省局(馆)领导高度重视,将这一工作作为省局(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和头等大事,提出了“苦干实干巧干,奋战二百天,实现‘保二争一’目标”的口号,并采取了如下措施:一、健全组织。成立了以局(馆)长王爱彦为组长,副局(馆)长拓志平、李虎为副组长,有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省档案馆上等升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省馆的上等升级工作,并下设办…  相似文献   
5.
1997年3月5日下午,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郭树银、二司司长冷宝存、处长王绍忠到甘肃省档案馆视察,了解上等升级准备、进展情况。郭副局长等领导仔细地考察。询问了省馆档案整理、库房管理、技术设备和微机输入工作情况,充分肯定了省馆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针对省馆情况,结合全国12家已达标升级档案馆的做法和经验,郭副局长等领导作了及时、中肯的指导。郭副局长等领导指出:档案馆上等升级工作对全国档案工作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全国各省及中央各部委都很重视。从已经升级达标的12家档案馆来看,通过此项活动,收到了很好…  相似文献   
6.
丁玉芝  杨泽荣 《档案》2011,(3):47-49
案卷题名是档案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不会因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而消失;整理档案应根据档案的特点和整理标准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整理方法,不能搞"一刀切"。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广泛运用 ,档案在归档、整理、编目等工作中统一标准、规范操作、科学编制的要求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而作为具体揭示档案信息记载处所 ,反映档案基本编号相互关系 ,其它检索工具编制必不可少的档号 ,其规范化编制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目前 ,许多档案馆(室)在文书档案的档号编制上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宗号编制上存在问题(一)一个全宗编制了几个全宗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划分全宗时 ,对该立档单位的历史沿革、名称变更、主要职能活动的延续承继等未认真考证 ,只看单位名称不同就另划全…  相似文献   
8.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保管期满的档案进行鉴定,剔除销毁已失去价值的档案,减轻管理上的负担,使档案重点突出、精练,以便更好地发挥作用,是档案馆和档秦室应做的业务工作。但长期以来,档案馆、室其它业务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不断深入,取得丰硕成果,惟独鉴定工作许多馆、室至今未开展;个别馆浅尝辄止,在研究与实践上都严重滞后,形成了强烈而明显的反差。  相似文献   
9.
4月中旬,甘肃省档案馆从民间征集到百余件清代档案。这是继《金城颜氏家谱》后,省馆从社会征集的又一批极有价值的重要档案。 这批档案的形成时间,最早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最晚为宣统三年(1911年),涉及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8个年号,时间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甘肃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以旱灾为甚。据史书记载,从1912至1949年,局部和全省范围的灾害,年年不断,其中尤以民国17年、18年的灾害最为严重。据馆藏《西北灾荒简志》记载:“民国十七年(1928年),是年甘肃全省继十六年地震后,又遭空前之大旱灾。春不能下种,夏复亢旱,寸草不生,禾稼枯槁,实为数十年所未见……饥民啼饥号寒,灾民总数达2,440,848人之多。”“民国十八年(1929年),全省各地区因受十七年全省大旱及雹虫等害,禾元收,致成重大灾难。又加时疫大行并旱,更促成大灾……。民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