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培养懂理论、强业务、视野开阔、具有跨国沟通和协调能力的新闻人才的要求对高校新闻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必须改革新闻教学的理念及方法,精心选择和利用好教学案例,切实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推动新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指导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理论,在过往的新闻传播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当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不断发展中的新闻理论,应该结合当下新闻传播领域的现实情况,实现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在后疫情时代,新闻传播领域的新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召唤新闻教育的改革,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实践的重要理论,其教育方式更应该立足于中国现实情况,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特有的红色资源,以及党史学习等进行主场建构,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主场建构来回应新时代新闻传播领域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流动化工作并非空间分散的简单结果,而是区域和技术赋权在新环境下互相作用而催生的.新媒体是赋权的催化剂,新媒体解除了对空间的限制,人们才能有更大的工作空间. 赋权是“赋能”或是自我效能,它源于个体对自主的内在需求,通过提升强烈的个人效能来增强个体达成目标的动机.  相似文献   
4.
杨逐原  朱智军 《今传媒》2010,(12):59-60
媒介在与受众进行社会活动时,往往需要服务提供商提供相应的服务,以保证互动活动及时有效地进行。当媒体与服务提供商合作时,两者可以共同分享利润,可以说,这是媒体把受众的参与作为有效资本,卖给服务提供商,成为媒体的第四次售卖。第四次售卖目标受众的排除性更低,更能有效突破时空限制,获取巨大的利益,因而是媒体盈利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消费者主权时代的到来,消费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趋势。在这个背景下,传播消费观念、引导社会舆论,对消费者的行为起着教育作用的消费类期刊必然越来越受到青睐。消费类期刊要发展.别具风格的策划乃取胜之道。  相似文献   
6.
网络用户是网络空间中的重要劳动者,在网络商业化应用开始后,网络用户便进入了为作为资方的网络媒介劳动的时期.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用户的劳动实践也不断发生变化.网络用户的劳动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网页冲浪及搜索的劳动阶段、产品生产的劳动阶段以及网络直播的劳动阶段.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个阶段是一个叠加的过程,而不是相互取代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我国虽建立了应急管理体系,但信息传递较慢、透明度差、共享缺失的现象仍然存在,民众信息受损的情况时有发生。社交媒体可以对社会风险进行及时预警与沟通,为民众的负面情绪减压,进而重塑政府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公信力,承担起现行政治体制下信息救济渠道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社交媒体参与风险传播的程度日益加深,寄生于高校的社交媒体更是在校园舆情的风险生成与风险治理中搅弄风云。以学校冠名的具有强自治权的QQ空间表白墙是一类特殊的社交媒体平台,一方面它是感知风险的吹哨人,发挥监测风险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属于个体化用户,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成为生产风险、传递风险的“滋事者”。校园舆情中风险的规避与化解有赖于校方与QQ空间表白墙所有者的联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社交媒体时代的阅读行为已呈现出游戏化倾向,阅读内容的书写也体现出游戏化的特征,游戏化阅读因此兴起。从生产方式塑造生产空间的角度来说,以数字化作为生存方式的游戏化阅读,必然会形成全新的内容生产空间。在这个新的空间中,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叙事手法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主要体现在非线性表达、程序化修辞、交互式传播、个性与人性相互沉浸以及深化情感共鸣等方面。作为一种极具价值的阅读方式,游戏化阅读值得推广,运营商可从内容呈现、主体空间建构、场景打造、生产规范、制作周期等方面入手,思考游戏化阅读的发展问题。然而,游戏化阅读并不都是正向的,它也存在着一系列伦理问题,如知识严肃性与游戏娱乐性间的界限容易消弭、商业炒作对人道主义的亵渎、游戏化阅读中的意义危机以及读者沉迷“自我”陶醉而忽视“自己”的责任等,这就需要相关运营商把握好游戏与阅读融合的度。  相似文献   
10.
杨逐原 《新闻知识》2023,(2):3-7+93
技术能够引发人关于附加肢体甚至整个虚拟身体的幻觉,VR等技术能够让人的整个身体都被虚拟化、被延伸到包罗万象的虚拟空间之中,当有外部刺激发生时,人们对虚拟身体的感觉会尤为强烈,进而产生虚拟身体所有权感应。在虚拟身体所有权的作用下,人的肉身和虚拟身体会融为一体,呈现出虚拟即自我的情况。由于虚拟身体所有权能够受到有效的控制,因而运营商能够巧借读者的虚拟身体所有权,构建起极具体验感的阅读场景,并在此场景以全息具身的手段聚集读者的多重感官,让读者在相应的平台上开展沉浸式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