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的古籍浩如烟海,种类之繁多,版式之丰富,当推世界第一。在各种古籍中,有一部分是属于普通刊本外的珍版,因其独特之故传世更稀,更为收藏者所珍视,今仅据笔者所知,简介如下:(一)活字本。我国自宋代起已有用活字印刷的书 (见沈括《梦溪笔谈》),但宋活字版书今似已不存。明代则自弘冶后,铜活字大行,其中用蓝印者更为珍贵。到清代,雍正年间刊的《古今图书集成》为古书中活版最巨者,达一万卷。乾隆帝时“活”与“死”相对,不雅,遂改称“聚珍版”,并印行了著名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各省俱有翻刻。活版书每一次印毕,即行拆版。古人又不懂存纸型,故活版书流传不会  相似文献   
2.
泰华楼是广州地区现存唯一的古代私人藏书楼,由近代学者李文田建于清代光绪初年,与当时广州一些学者的私人书斋所不同的是,泰华楼采用了模仿江南藏书楼的建筑形式,并且保存了相当数量的藏书楼专用文物.泰华楼的藏书以清代禁毁的明代人文集和西北地理史籍最具特色,虽然大部分今天已难觅踪迹,但是从近代的三种藏书纪事诗中,仍然可以看到泰华楼藏书的面貌.泰华楼所藏劫余书籍,大部分归入各大图书馆中,文章对其中部分珍本也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