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一则"香蕉致癌"的传言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而部分新闻媒体不假思索、以讹传讹、盲目跟风和推波助澜,更是大大加速了这一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另一方面又  相似文献   
2.
在两会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天然地成为"第一转播商",掌握着核心资源,有着独家优势。盘点今年央视两会报道,可概括为"三个特点"和"三个亮点"。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台的《出彩人生:中国梦·我的梦》栏目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为“中国梦”的报道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模式.以《出彩人生:中国梦·我的梦》征集展播活动和具体报道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策划、采编特色,并探讨电视媒体主题报道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新闻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响时代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和发展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这是在新形势下我们开展新闻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努力的方向。作为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宣传在唱响主旋律、引领积极健康的主流  相似文献   
5.
把握好度──《焦点访谈》成功的关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自开播以来,很好地发挥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这个节目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编导人员能够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本文作者参与了《焦点访谈》的创办,并负责制作,他从节目理念及运作方面,对度的把握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对媒体如何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传输手段的先进,电视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所处的优越地位,是众所周知的。但如何充分发挥电视的潜在优势,还是一个有待努力探索的问题。目前电视评论在数量、质量和权威性方面之所以尚不能令人满意,就跟未能充分发挥电视的潜在优势有很大关系。如何从电视的特性出发,把电视评论振兴起来是广大观众和电视工作者所十分关心的问题。粱建增、阎红的《论电视评论的特色》一文,写出了电视评论应当具有的不同于报纸、广播评论的特色,也谈了在实践中如何搞好有电视特色的评论的一些看法,这对发展电视评论是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创新已成为媒体普遍关注的话题。媒体的名牌栏目在诸多同行的激烈竞争中,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由于紧紧抓住创新这一竞争法宝,以内容为依托,积极改版。提升新闻的品质和质量,不断适应广大观众的需求,在实现自我跨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东方时空》的创新带给观众的是更加丰富的节目、留给新闻工作者的则是有关积极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瞬间的顿悟     
我常常在寻找着奇迹——那些看似平淡却令人振奋的奇迹。记得我的婚礼计划在最后一分钟告吹时,心中犹如下了一场六月雪。我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溜达,停下来时,发现自己站在一个不熟悉的邻居门口,一个敞开的窗户中,突然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上帝,谢谢你;谢谢你,上帝!"一遍又一遍,洋溢着无限的喜悦。我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事,但她的欢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央视新闻”微博,从2012年11月1日在新浪微博正式上线至今,一直在新浪媒体微博影响力排行榜上稳居前三位.以微博为先导的新媒体成为中央电视台在传统电视、国际视通对外发稿平台之外的第三个发稿平台.“@央视新闻”作为台网融合的新媒体先锋,其采编制度、实现方式与管理运行办法,成为电视媒体实现社交化转型的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创办不到9年,每期节目一般也只有13分钟,但这个栏目却以鲜明的特色,成为了中国政治生活中“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的重要窗口,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是“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