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段少龙 《大观周刊》2013,(5):185-185
早在我国唐代,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就主张“文以载道”,因此,在新时代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学也有其时代的任务,那就是通过学习课本中的优秀篇章,穿插思想品质教育,使高中学生的性格和心理得以健康的成长。这一时期,更需要对他们及时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实验版中有许多这样的可供利用的因素。将其归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2.
段少龙 《大观周刊》2013,(4):152-152
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南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这应该是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当然,这“自由地表达”的“自由”,是应当精神的自由,是思想表达的自由,是张扬个性的自南。作为教师,就是要设置美好而自由的情境,使学生真正进入到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文思流畅、语言自然的“自由自在”的作文境界。  相似文献   
3.
<正>思辨性阅读是以培养思辨思维为目标的一种阅读方式。具体来说,思辨性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以达到培养思辨能力、形成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对标思辨思维能力培养,高中语文应该怎样教学?余党绪老师在《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一文中提出:“在整本书阅读中,原生态阅读、批判性思考、转化性运用,缺一不可。”[1]从原生态阅读到批判性思考,再到转化性运用,形成了一个思辨思维的闭环,也为思辨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几乎完美的阅读教学途径——整本书阅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