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唐三传》是《说唐后传》的续书,主要描写了薛仁贵的子孙们如何继承祖先的基业抗敌报国的事迹,书中揭露了统治者的残忍与腐朽,同时塑造了以樊梨花为代表的一批巾帼英雄的形象,其在民间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初现了民主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2.
在形式主义倾向较为泛滥的清代散曲创作中,厉鹗的散曲创作具有较高的成就,他不但将作词的方法带到散曲创作中,还进一步拓展了散曲的题材,从而给散曲领域带来了新的时代特点。他的散曲创作以小令为主,有较多的精品,其风格清新巧丽,隽永幽雅,独树一帜。本文通过对厉鹗身世的探寻及其散曲作品的剖析,探讨其风格形成的原因及其在散曲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狄平子是维新派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员,在近代文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一位在许多领域具有开拓性质的文化人物。《平等阁笔记》由他多年所撰写的作品汇编而成,以传统的笔记小说的形式,从一位亲身经历了新旧文化交替时代的知识分子的角度,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崩溃前后的社会现实与部分知识分子的思想心态。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续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将人们的研究视点集中在读者身上.中国古代小说多续书,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续书作者身兼读者、评论者、创作者三种身份.以接受美学的观点观照续书,更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续书与读者期待视野、续书作者的创作动机及续书的"范式"等方面研究续书.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得到官方认可的儒释道等宗教外,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民间宗教,它们对广大民众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波及到文学创作领域.本文以明代小说<平妖传>为研究对象,对这部小说与民间宗教,尤其是弘阳教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论述了民间宗教在传播过程中的某些特征,以期引起对有关研究领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狄青故事是文学史上流传较广的英雄家族故事之一,这一故事的产生与演变都经历了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两宋时代,不但在史实中对这一人物有详细记载,而且在野史笔记及民间的通俗文艺中就有不少狄青故事的叙说。元代,这一人物被搬上杂剧舞台。明代狄青故事亦广泛流传,不但在戏曲舞台上有与之相关的作品,而且在不少章回小说中亦有有关狄青的内容。清代则出现了集狄青故事之大成的四部章回小说。  相似文献   
7.
生活在清末民初的狄楚卿,是维新派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员。他与近代许多思想界、文化界的著名人物交往甚密,并参与了当时一系列重要政治活动。他投身于文化事业,成为文化界的一位名人。他在近代新闻出版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范围涉及近代报刊业,古近代小说、名画的收集、鉴赏及整理出版,佛学文化等各方面。他在近现代新闻出版界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8.
魏晋风度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儒家观念的一种否定。在魏晋名士身上,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个自然、率真、闪耀着个性光彩的形象。而魏晋风度所崇尚的个性品格、精神风范、思想感情与行为模式在《红楼梦》中都能见到明显的印迹。本文从悲剧意蕴、象征意蕴、人物性格等方面论述魏晋风度对《红楼梦》的影响,希望通过这方面的研究能更全面地了解、评价这部宏篇巨著与它的作者。  相似文献   
9.
狄楚卿是维新派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员,在近代新闻出版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一位在许多领域具有开拓性质的文化人物。狄楚卿的创作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小说理论上;诗歌、诗话作品是其创作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对研究晚清文坛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晚清文言小说摘编《斯陶说林》 ,深泽 (今属河北 )人王用臣所撰。王用臣出身于一个缙绅仕宦之家 ,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其家藏书颇丰 ,这些都为《斯陶说林》的编定打下了基础。全书共十二卷 ,五十万字左右 ,其中所择书目 ,有书名的超过一百六十种 ,不少书今已佚失。书中所选作品 ,谐谑之作最多 ,质量亦属上乘。这些作品以妙趣横生的语言 ,或趣 ,或讽 ,或寓 ,或智 ,格调幽默 ,具有特殊的审美效果。另一类野史轶事类作品亦颇具特色 ,其中尤以“闺秀”卷中的作品为佳 ,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 ,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女性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