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向度,就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理清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入学理论、实践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拓展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揭示人文素质及人文素质拓展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探索了高职生人文素质拓展的有效路径,分析了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在拓展高职院校人文环境中的作用.为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拓展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变藏为用的图书馆功能转变的背景下,宣传工作应该是未来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之一,文章在科学分析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厘清了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应包含的主要内容,探索了做好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不仅提高了中共执政有效性,而且在多方面开辟了中共执政的意识形态合法性新资源:在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过程中,开辟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合法性新资源;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考,从意识形态上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法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利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重视细节管理,是图书馆实现各项工作计划和目标的基础,是实现图书馆最终管理目标的一种必备途径。高校图书馆要要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按照人本管理、"特殊时刻"管理、自组织管理等基本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服务措施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设施设备,并给馆员提供相对宽松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切实提高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效能,促进高校图书馆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实际上已经成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源头。有关调查显示:约有31.51%的教师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我国普通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约在20%左右。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1.工作压力过大
  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由于当前中学生入学进入高峰期,而学校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教师普遍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据调查,有90%以上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0个小时以上。如此超负荷的劳动,任谁也会感到力倦神疲。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学教师除了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之外,还要进行提高学历培训、普通话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合格考试等各种各样的培训,还要参加优质课、公开课等各种学术教研活动,而且大部分学校星期六还要补课,教师几乎没有双休日。这些超负荷的工作与多重责任使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律的对立统一性是二者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理论根据,更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学理基础;了解它们在矛盾互动中的相互支持规律,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既是德治与法治矛盾运动的内在逻辑必然,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