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接受理论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昌勇 《教书育人》2003,(10):18-19
一、接受理论概述 人们对待与自己有关的事物都有一个是否接受以及如何接受的问题,接受标志着人作为主体对于客体的认同、承认、接纳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3.
基于自我归因的大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成就动机的水平决定着大学生个体的发展,而归因直接影响看大学生个体的情绪、期望和行为,进而影响大学生个体的学业成就动机.本文在自我归因理论的框架内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大学生在成就情境中的自我归因内容进行剖析,阐明了大学生的自我归因与学业成就动机的逻辑关系,研究了借鉴自我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启示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接受理论概述人们对待与自己有关的事物都有一个是否接受以及如何接受的问题,接受标志着人作为主体对于客体的认同、承认、接纳的态度。在各种必要的信息还很匮乏的时代,人们在外部信息面前并没有多少主动性和选择性,因而接受的重要性尚未引起关注,接受现象也没有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信息技术和理论的日渐发达,人际间交流研究的逐步展开,接受问题就从一个学科和流派的角度专门突出出来,并由此形成了“接受美学”。这里的“接受美学”不是美学中的美感研究,也不是文艺理论的欣赏和批评研究,而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课堂教学有必要也有可能借鉴现代接受理论的有关观点和方法,本文将现代接受理论导入大学课堂教学中,在分析其必要性的基础上,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接受问题,从接受主体即大学生的角度阐述了接受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进而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现状及现行科研管理体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心理学的角度,从公平、效价与期望、教师需要、边际效用递减现象等方面探讨创新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奖酬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记者来信     
《新闻爱好者》的叔叔、阿姨: 你们辛苦了! 我与贵刊结识一年整了,这是我第一次与贵刊通信也可以说,贵刊是我的无言老师,自从认识了她,我觉得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赶走了我的孤寂。我真的感谢你──我的无言老师 我是一名军人,我的愿望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通讯员正当我满怀激情时,却听到一些人 这样说:“写稿子要写好人好事;一些连队的问题最好不要写,写了,政治处也不给盖 章”还有的说:“投稿子在 编辑部没有关系,再好的稿子也 不给发”虽然我心里不这样认 为,但我也不敢肯定,请你们直 接回信给我好吗? 2000年 5月 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