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成绩斐然。但是,国民媒介素养的现状并不乐观,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本文考察了国民使用大众传媒的现状,梳理了媒介素养的核心内涵,从客观现实需要与学科科学性要求两个方面,揭示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不是公众使用媒介的能力,而是公众使用媒介的正确态度,提出了如何将正确态度作为核心内容落实于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政务公开的20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关注的是政务公开的内容,而很少讨论政务公开的形式。其实从公开范围看,政务公开的形式直接关系到公开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现行政务公开的主要形式———板报、网络,指出它们的局限性;根据目前电视是我国最大的传播媒介的现实,提出电视应该成为政务公开的首选媒介;并根据电视的特点,探讨了电视如何公开政务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信息接受活动中,受众既可以获取新闻文本的整体信息,也可以只是把握新闻文本中的核心信息,还可以从新闻文本内获取部分信息——微信息。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学历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弊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思想,对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课程”作相应的解释,提出学历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升媒体公信力是个系统的问题,就电视媒体而言,公信力的提升涉及到电视传播活动的方方面面。由于"媒体公信力是一种传播过程的产物,更多的是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一种关系"①,在新闻传播中,传受互动的运用增强了电视媒体与其观众的关系,对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必然带来影响。电视新闻互动,从受众的角度看,大致可以概括为"传者提问——受众回答——传者回馈"三个环节;从传者可操作性的角度看,大体可以分为"设置话题内容——设定互动形式——控制回馈言论"三个方面。当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信息接受活动中,受众既可以获取新闻文本的整体信息,也可以只是把握新闻文本中的核心信息,还可以从新闻文本内获取部分信息——微信息。一、什么是微信息纵观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周老虎、天价烟、维基解密等事件,  相似文献   
7.
此次中国媒体对于“5·12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良好反响,成为有史以来国内灾难性新闻报道成功的典范,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媒体如何报道“5·12汶川大地震”进行分析,认为他们的成功主要给我们四点启示:快速及时,抢占新闻先导;公开透明,赢得信息权威;整体策划,引领社会议题;关爱生命,凸显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