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汤山 《新闻大学》2002,(2):77-78
传播,就是人与人的对话,人与人的交流,传播媒体,也就是这种对话与交流的存在形态,传媒的竞争,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交流功能、交流手段、交流方式的竞争。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节目主持人在中国出现,人与人的交流在传媒中有了新的形式。主持人是广播电视媒体连接观众最直接、最活跃、最能沟通情感、促动双向交流的中介。主持人的出现,使广播电视传媒的交流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然而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报业集团的建立、出版业的市场化、娱乐电视类型电影的出现,尤其是网络的介入,使这种竞争又进入新的磨合与碰撞。网络的介入也像当年的电视出现时一样,几乎对所有的媒介都形成冲击,网络的交流方式对人的吸附作用,也使任何一个节目主持人都感到一种深层次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巧用音响、音乐提升广播节目收听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其他媒体而言,广播节目传播的手段、方式较为单一,线性传播,稍纵即逝;除了声音,别无他长。基于这一原因,有人认为广播传播给受众带来的接受过程和后续效应都是短暂的,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迈克尔·曼切尔却认为:“美  相似文献   
3.
随着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多,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出散漫、任性、随意等品格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让90年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健康成长.成为当前学校德育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就要将他主与自主、他律与自律紧密结合,通过“自理、自律、自信、自强”的四自教育,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塑造高尚的人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4.
汤山 《声屏世界》2004,(9):22-22
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是新闻发展的方向,也是坚持“三贴近”的具体体现。《南京零距离》自开播并取得巨大的社会反响以来,“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越来越清晰,并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1860新闻眼》《服务到家》《新闻坊》等栏目的共同特点是内容贴近受众,并给百姓“话语权”。但在“民生新闻”冲击波的作用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  相似文献   
5.
汤山 《视听界》2013,(2):121-121
相对于其他媒体,广播传播的手段、方式较为单一,线性传播,稍纵即逝;除了声音,别无他长。基于这一特性,有人认为广播给受众带来的接受过程和后续效应都是短暂的,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迈克尔·曼切尔却认为:“美妙的声音能触及人的灵魂,让人记忆久远。”如何巧用音乐、音响这两大利器,为广播节目增色呢?  相似文献   
6.
新闻,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的媒介,其自身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着舆论导向和社会效益。事实上,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新闻的质量,如评选好新闻,组织学习获奖新闻作品,举办优秀记者作品研讨会等等,这使得新闻质量不断有所提高。但是,我们平时听广播,平庸的新闻作品时有所闻;而广播新闻的质量问题,却是直接关系到广播的生存发展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传媒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广播受到的威胁和压力更大,广播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拓展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节目质量是广播的生命。提高节目质量,多出精品,是建设一流广播的基本要求和永恒主题。 但是,经济报道的枯燥无味,可听性差,仍是目前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问题。如何使广播经济报道办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以适应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听众的更高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追求。  相似文献   
9.
汤山 《视听界》2004,(4):86-86
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为提高新闻质量而努力着,如评选好新闻,组织学习获奖新闻作品,举办优秀记者作品研讨会,等等,这使得新闻质量不断有所提高。但是,我们平时听广播,平庸的新闻作品仍时有所闻;而广播新闻的质量问题,却直接关系到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如何才能保证新闻的质量呢?  相似文献   
10.
汤山 《新闻大学》2006,(4):118-119
用他人的"频道"与他人沟通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与受众交流方式的较高境界,这种沟通方式要求主持人与受众的交流具有伴随、契合、激活等特性,这就给主持人带来素质、凝聚力等多方面的挑战,主持人须积极应对,从树立群体意识、培养人文精神,确立求同视角等方面去努力,丰富和提升自身的内涵与境界,来实现与受众沟通时产生深深的认同和心灵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