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用预设是关于交际言语活动的预设,是将预设看成是交际双方预先设定的已知信息。它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背景知识,是言语双方顺利沟通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交际中巧妙设“预”,不失为一种高超的言语策略和技巧。语用预设作为人类认知的经验基础和次要条件,是认知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因此,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去研究语用预设是完全可行的,它为研究预设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巧妙设“预”现象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特殊教育?在《辞 典》中,关于特殊教育我 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段话:特殊教 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 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 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 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 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的对象是有 特殊需要的儿童。美国《百科全书》 第九卷“教育条目”中对特殊儿童 的定义是:“在智力、感官、情绪、身  相似文献   
3.
爱的传说 传说中,师大的校园曾是一位 白俄贵族的花园。贵族的女儿丽娃 美丽又善良,爱上了一位英俊勇敢 却家境贫寒的中国小伙。显贵的父 亲因为陈旧的观念固执地反对女 儿的爱情,丽娃无奈,投河殉情了。 自那以后,校园里便有了一条含情 脉脉的丽娃河,校园外也流传开了 "爱在华师大"的美谈。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高度融合,特别是在理工科院校中,正逐步形成文理渗透的教育格局,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中外人文素质教育的简况人文素质教育是全世界高等教育界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  相似文献   
5.
以新疆为例,讨论干旱区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并进行计量分析. 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经济增长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 生态环境压力指数的变化趋势比较复杂,2000年之后呈快速增大趋势. 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两者未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预测方差分解表明经济增长对提升城市化综合水平的贡献作用越来越低;预测期内经济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压力指数也将随之不断增大. 应不断增加环保投资的比重、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和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减缓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6.
从组织形态上看,虚拟组织是21世纪组织的主导形式。从战略理念上看,组织学习能力是组织核心能力系统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是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最终源泉。虚拟型学习团队集此两点于一体,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那么,这种新型组织的组织管理具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呢?  相似文献   
7.
汪菲 《广西教育》2009,(33):70-71
本文从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教师特点、学生特点等角度入手,分析制约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并尝试性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强调视觉文化,表现在报纸版面的编排上就是注重视觉感知,强调视觉冲击力。本文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八家报纸在2008年5月13日至21日汶川地震初期的头版为例,分析了版式、报头、色彩、线条等版面要素的运用,指出此间报纸的版面语言具有头版封面杂志化、表现手法多样化、语言表达诗性化、版面形象稳定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能源合作为切入点,基于《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系统研究东南亚国家能源发展的演变趋势。得到结论,东南亚各国能源资源禀赋差异显著,且动态演变特征明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是东南亚地区主要的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新加坡是东南亚乃至全球重要的能源加工和转运中心;东南亚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总体上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各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化显著;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开展能源国际合作,石油和天然气的竞争性合作日趋激烈,水电、风电和光伏电等可再生能源合作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而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现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本文对概念隐喻及介词at、 on、 in的隐喻性转用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大量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